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網路頻寬的需求愈來愈大,近來有線電視業者與電信業者無不努力爭取這塊寬頻市場大餅,希望能夠在未來的寬頻時代中爭得一席之地。
寬頻需求的大幅提升,也帶動周邊相關產品的需求成長。在寬頻傳輸設備中,屬於消費者端的寬頻接取產品的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對稱數位用戶迴路)以及Cable modem(纜線數據機)是目前引發強大需求的兩項產品。
根據Cahners In-Stat Group(美國電子與3C市場研究分析集團)的統計,全球纜線數據機的出貨量,從去年的兩百六十五萬台,到今年預估會有六百六十八萬台,成長率高達一五二%。至於ADSL今年的出貨量,預估有六五二%的高度成長率。
ADSL與纜線數據機是應不同的接取技術所衍生出的產品,屬於寬頻傳輸的用戶端產品,在速度與功能上都較窄頻數據機快。ADSL是利用電話銅線傳輸。由於傳輸速度不同,被稱為非對稱數位用戶迴路。除提供類比服務,其應用領域包括長途電話、視訊等功能。
纜線數據機則是配合有線電視提供電信服務的接取應用產品,使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除提供的電視節目外,加上語音、資料傳輸和上網服務。
這兩項寬頻產品,直接影響到窄頻數據機的市場。在頻寬與速度的要求與日俱增下,以往由56Kbps(1Kbps代表每秒傳輸一千個位元)類比式數據機寡占的市場,將逐漸被這兩項產品取代。
ADSL的傳輸速度隨不同規格可以提升下載速度至1.5-6Mbps(1Mbps代表每秒傳輸一百萬個位元),與傳統速度相較,速度可以快上三○倍以上。至於纜線傳輸方式則較傳統快上六○倍以上。
在如此大的商機下,向來在窄頻數據機占有高度市場的台灣廠商,也積極跨入這塊充滿爆發力的市場。在纜線數據機方面,包括突破、金寶、亞旭、致福等投入;ADSL方面則有合勤、亞旭等廠商投入。
這一波寬頻設備革命中,ADSL與纜線數據機的消長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在速度等各項功能互異的情況下,這兩種傳輸方式有互別苗頭的意味。是否會有相互取代的情況出現,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另一方面,台灣廠商如何順利地從窄頻快速跨入這片前景看好的市場,則是一項挑戰。
未來ADSL成長幅度快速
儘管市場上預期這一、兩年數據機的市場仍是由傳統56K的數據機占有大部分的市場,但是不可忽視的ADSL與纜線數據機的市場已經在九八年年底開始微幅成長。
同樣都是配合寬頻需求的用戶端產品,由於導入市場的時間以及基礎建設的架構時程有許多差異,因此兩者間的市場占有率的高低始終是討論的焦點。
就全世界的寬頻市場來說,美國是目前最大的纜線數據機市場。在台灣方面,根據元富證券統計,從年初至八月,申請ADSL的用戶數約七萬兩千戶,至於有線電視業者所提供寬頻服務,至今年第二季為止,申請用戶約有五萬戶。
由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主導的纜線寬頻傳輸方式,是以既有的纜線設施搭配光纖連接器的寬頻傳輸設備,連結至用戶端。因此,在有線電視網路幾乎遍布都會住宅區的情況下,有線電視業者無不為跨入電信服務的利基市場努力。
從九八年第四季ADSL與纜線數據機的銷售量就可發現,後者始終保持領先,當時也預測纜線數據機領先的優勢會一直持續到二○○三年。
但事實上,從今年第二季開始,ADSL的聲勢已經略為超過纜線數據機。根據In-stat今年第二季的統計資料,ADSL方面約有一百五十八萬台的銷售量,略比纜線數據機多出八十萬台。並且預計未來ADSL的成長幅度會大幅超過纜線數據機。
在行銷通路上,ADSL與纜線數據機的主導權各有不同,也促成初期不同的發展狀況。ADSL由電信業者掌握,纜線數據機則是有線系統業者掌握。突破通訊董事長陳鴻鈞表示,有線電視業者積極爭取寬頻客戶市場,使得初期成長率遠超過ADSL。受到競爭壓迫的電信業者如中華電信等,才開始積極進入寬頻市場,自然成長速度比較慢。
工研院電腦與通訊工業研究所傳輸系統部經理王博民分析,以電話銅線傳輸的ADSL未來的成長空間較纜線大,因為全世界目前所鋪設的電話線與有線電視纜線數量相比,前者的普及率仍然高於後者。就原本的客戶群來說,電信業者所擁有的客戶數也相當大,因此ADSL的用戶未來成長幅度仍相當快速。
同時生產ADSL與纜線數據機的亞旭,則是從一開始就朝這兩個趨勢發展。亞旭管理處副總經理魯憶萱認為,一旦所有基礎設備健全後,就是寬頻市場開始邁入高成長期的轉折點。
而未來決定兩者發展的因素,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有線網路研究經理紀昭吟認為是在於兩者的價格以及網路品質這兩項條件。
在寬頻發展初期,纜線寬頻傳輸因為優先進入市場,因此在寬頻發展初期具有優勢。但就在品質上,纜線傳輸因為是用戶必須共享頻寬,所以有網路塞車的問題,另外在傳輸資訊的安全性上仍有待加強。相反地,ADSL因為利用既有電話線路傳輸,頻寬屬於獨享,所以在傳輸品質上較有保障,但初期成本較昂貴,價格偏高。
這兩種市場的消長,也連帶使得寬頻傳輸的數據機市場也隨之起落。目前在全世界56K數據機生產占有一席之地的台灣廠商,也逐漸導入這塊新興市場的生產。
不過,不管是ADSL、纜線數據機或是傳統數據機,在未來都將並存,市場並不會完全由一項產品獨占。「不會有任何一項產品取代另一項,而是比例所占的多寡而已,」陳鴻鈞說。
缺乏材料產品供不應求
走進亞旭工廠的生產線,可以發現牆上的白板寫著「急貨、急件」,馬不停蹄地加快生產的腳步,顯見需求的量相當大。
根據元富證券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已是生產纜線數據機的世界一線大廠突破通訊,雖然八月的出貨量到達二十萬台,但是與七月相較成長幅度有限。其他廠商如金寶、亞旭等廠商的出貨量成長情況也出現停滯狀況,甚至下滑。「缺料是主要因素,」陳鴻鈞說。
去年年底各材料大廠在預測今年的需求量時,並沒有預測到寬頻市場的需求如此強大,加上手機的高需求量,因此出現缺料的情況。對於台灣數據機廠商來說,只能眼巴巴看著市場的高需求量,卻無法即時滿足。
「現在只要是有材料,不管多少都會有市場,」陳鴻鈞有自信地說。
友邦投信研究員魏如宏表示,由於市場預期手機高需求量的排擠效應,因此上半年關鍵零組件的產能都被占去,包括負責接收與傳遞訊號的tuner(協調器)、CPU、Flash(快閃記憶體)、鉭質電容器等都發生缺貨的問題。
這些關鍵零組件主要掌控在國外大廠,如tuner供應大廠東芝、CPU廠商英特爾與摩托羅拉等。陳鴻鈞表示,這些材料大廠一旦遇到缺料的狀況,會將材料優先供應給大廠,剩餘的才會分給台灣的二線廠商。
魯憶萱表示,缺料的狀況出現後,對向來在降低成本最為拿手的台灣廠商而言是相當不利的。最大的影響就是無法順利出貨,先前亞旭標得中華電信的訂單,因為缺料而使得交貨延遲。另一方面則是對於材料廠商的議價空間相對縮小,因此毛利上會受到壓縮,上半年的利潤大概只有七到八%,大約減少了二到三%。
到下半年,分析師多認為手機需求減弱,可以減緩缺料的狀況。金鼎證券研究員陳漢洋表示,材料大廠在經過調整產能後,應該可以改善缺料的狀況。
加緊追上世界技術腳步
過去我國傳統數據機的出貨量是世界第一,但是毛利率不過一○%。在窄頻與寬頻世代交替的現在,台灣目前仍是以代工為主。
在纜線數據機方面,目前台灣出貨量最大的突破通訊主要是為東芝、Terayon、Com21。金寶主要的出貨對象為Terayon,亞旭與致福則分別出貨給Nortel、Sony、LG以及3COM等廠商。
對於台灣的廠商來說,要能夠獲得大廠的訂單,產品通過認證是必備條件。否則「在這場遊戲裡你就不是重要的角色,」魯憶萱強調通過認證的重要。
目前世界的對於纜線數據機的認證是由Cable Labs機構(北美地區多媒體系統業者組織所成立的認證機構)來做。藉此使系統標準統一化,加速市場成長。國內包括突破、亞旭、凱碩、惠勤、致福等廠商已經通過DOCSIS(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1.0版的測試通過。
「ADSL與纜線數據機的技術障礙並不困難,困難是在於什麼時候克服,」魯憶萱說。他認為如果廠商跟不上速度,利基市場就不存在,對於廠商來說,最要緊的是如何即時進入市場。
元富證券研究襄理陳宜玲認為,現在廠商通過1.0版的測試是必需的,否則在因應高容量資料傳輸需求的1.1版認證出現時,未通過1.0版的廠商就缺乏競爭力。
依照宏?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所提出的微笑曲線理論,代工相對於曲線兩側的創新與服務行銷的利潤較低。魏如宏說,對於目前台灣數據機廠商來說,如果寬頻數據機的生產仍沒有辦法跨入曲線的兩端,則如同之前傳統數據機的大量生產、低利潤的情況相同。
掌握關鍵技術獲取較高利潤
從窄頻產品走向寬頻產品,廠商面對最大的衝擊便是從類比式的傳輸走向數位式。陳漢洋認為,在轉變的過程中,研發設計、量產、原料採購這三項能力將是決定廠商發展的三項關鍵因素。
在關鍵零組件多採自國外大廠的情況下,對於國內廠商來說,形同「被人掐住脖子一樣,」陳鴻鈞說。在纜線數據機的生產成本中,晶片組占總成本的五成左右,若出現缺貨或是要降低成本,國內廠商所能掌控的利潤空間有限。
根據業者的預估,三合一晶片組在明年出現後,由於成本下降,反應到纜線數據機的單價將會下降三○至五○%。屆時廠商的的毛利也會略為減少,一場價格戰可能就此展開。
目前國內纜線數據機的廠商,除突破外,晶片組主要供應商為Broadcom。突破的晶片組則是與在美國的Turbonet合作,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自行研發晶片組的廠商。六年前突破通訊就開始在美從事晶片組的研發,造就Turbonet的出現。陳鴻鈞表示,當初決定跨入晶片組的研發,策略分工上便是希望由美國做技術開發,台灣則從事後段成本的生產,與東芝的合作則是在銷售部分。
分析師認為,能夠在這一波缺貨所帶來的衝擊下,預估全年出貨量仍可到一百萬至一百五十萬台左右,主要因素是能夠掌握晶片組來源。
魏如宏認為,向來著重研發的合勤,目前所做高附加價值的ADSL Router(路由器)是較有利基性的產品。
至於台灣廠商在量產能力的表現上,由於仍在導入期,因此目前的產量仍較小。以亞旭為例,魯憶萱表示今年56K數據機的仍占上半年總產值的九成,ADSL與纜線數據機所占的營收比例大約是四到五%。
多媒體與高速的結合成趨勢
由於傳輸方式與優缺點各有不同,未來ADSL與纜線傳輸的發展也將會更明確地鎖定特定用戶群。紀昭吟表示,ADSL將來會以個人或是企業用戶為主要的市場,纜線則是進入家庭市場,因此這兩項彼此絕對取代的情況不會發生。
在纜線數據機方面,1.1版加入多媒體應用與網路安全機制外,提供電信傳輸服務如傳真功能。此外,魏如宏認為數位式機頂盒(Digital Set-Top-Box)的應用也是未來纜線數據機發展的趨勢。在未來數位電視的時代中,這項集合瀏覽器、網路電話、視訊、音訊於一體的設備可以滿足數位式傳輸的需求。
至於ADSL方面,工研院目前已經與十三家通訊業者締定ADSL先期技術移轉合約,往高速迴路技術(High Speed Loop Technology)方向發展,以解決電信網路塞車,並減少傳輸系統架設成本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