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嚴肅」「好多負能量」「怎麼又來了?」每次談到環保議題,浮現腦海的第一個念頭,總是這些嗎?
去年底上線、蒐羅101項「怪物」的《海廢圖鑑》(海洋廢棄物),正在翻轉你對環保議題的刻板印象。
這本號稱史上最廢的圖鑑,由RE-THINK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製作,背後推手,是今年29歲的創辦人黃之揚。
初次見到他,外型瘦高、斯文,談吐得體、思緒清晰;若要比喻,就像那種兒時深受師長喜愛、考試都拿前三名,可能還當過模範生的同學。忘了這些吧!黃之揚的內心,其實很「ㄎㄧㄤ」,身邊友人對他做的事,早已見怪不怪。
黃之揚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若依符合社會期待的人生腳本走,他應該要當老師;沒想到,他在服替代役時,認識了來自夏威夷、重視環保的同事格魯伯(Daniel Gruber),改變了他的人生主線。
有次,黃之揚和外國朋友到墾丁海邊,正當台灣人還在沙灘塗防曬乳時,外國友人就像好久沒看到水般,直奔海裡。這股熱情讓他反思:「我們是海島子民耶,我們生長的台灣四面環海,不是應該更愛海洋嗎?」
後來,他在臉書上,貼出格魯伯到小琉球淨灘的故事,迴響熱烈。為了讓這項話題,成為更具體、長久的行動,兩人共同創辦「RE-THINK 重新思考」,定期在社群號召民眾淨灘,至今辦過百場淨灘,累積數千人參與。
成效斐然,「但坦白說蠻無力的。」黃之揚解釋,台灣各地常有淨灘活動,「淨完灘,然後呢?」語氣中,透露出活動週而復始的無奈。
不僅如此,淨灘過程中,「一直發現很多很荒謬、白痴的垃圾在海灘上。」黃之揚說,從寢具、保齡球到文房四寶等,只要你想得到的物品,幾乎都有,「就是人類生活的縮影。」
緣起〉為週而復始的淨灘 找到新出口
看了愈來愈多海廢,面對再荒謬的物品,黃之揚早練就苦中作樂的本領。但他體認到,大眾對海廢的理解,仍只停在入門,應該透過更深入的行動,帶領民眾了解海廢背後的成因、故事。
曾是寶可夢迷的他發現,號召眾人淨灘,跟民眾蜂擁上街抓寶的場景,倒有幾分相似。加上受One One & One團隊海廢攝影作品的啟發,他決定製作一本《海廢圖鑑》,以截然不同的形式,翻轉談論已久的海廢問題。
釋出消息後,黃之揚只要跟NGO(非政府組織)的朋友見面,總會帶走「伴手禮」,拆開後,是各式各樣的海廢。
沒想到,最麻煩的事才正要上門。原本,黃之揚對《海廢圖鑑》的構想是:想做好玩、跟寶可夢一樣能360度旋轉的圖鑑。
但,要怎麼做?黃之揚找來「簡訊設計」合作,在一個小攝影棚裡,放置蛋糕旋轉盤,將形形色色的海廢放在上頭,每轉10度角,就拍一張照片,換句話說,共拍了至少3600張照片;照片一一去背之後,再拼成360度的圖像。
回想這段過程,黃之揚苦笑,能獨自站立的物品,如寶特瓶,拍起來輕鬆,但像牙刷、食物包裝紙這類物品,則得在底部放塊小黏土,同時在天花板接上魚線,吊起海廢,或是找人懸掛手臂、抓住海廢,才能進行拍攝。
進入圖鑑網站,點擊任何一項海廢,無論是假面超人公仔、卡匣式錄音帶,或是漁網,都能隨著頁面往下,慢慢旋轉。每項海廢的HP(生命值)、類別、材質、出沒地與常見程度,一清二楚。
這101項海廢,主要可分為二大類,一是自他處飄洋過海到台灣;另一種則是台灣土生土長,隨著洋流走訪他鄉。
就像寶可夢一樣,最稀有、特別的怪物,才能被放在圖鑑最後。在《海廢圖鑑》中,讓黃之揚印象最深刻的,正是編號100與101的二支打火機。
「這不只是支打火機,而是,這是被信天翁誤食、在牠死亡後從肚子中取出的打火機。」根據網站上的介紹,這二支印有繁體中文、從台灣出生的打火機,進入海洋後,隨著洋流,漂到5000公里外,位在太平洋上的中途島。
黃之揚看到這些打火機時,「一直有種超現實的感覺,這就是人類的共業。」這也是他想製作《海廢圖鑑》的原因。「你不知道海廢產生的過程、造成的危害,就把它丟掉,背後有很多故事,我們想帶給你。」
未來〉走進教育現場 突破同溫層
從網站架構、設計到上線,《海廢圖鑑》大約花費了100萬。黃之揚說,長遠目標,是成為跨出台灣,在全球海廢議題上具指標性的圖鑑。他並透露,團隊也規劃從今年4月開跑的淨灘活動中,尋找第二代圖鑑的「怪物」。
2018年4月就加入《海廢圖鑑》製作、100%純污水製冰所創辦人暨設計師洪亦辰觀察,黃之揚有魄力與執行力,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積極想把海廢、環保議題帶出同溫層。
為此,RE-THINK也在淨灘過程加入巧思。好比找人扮演「海廢鑑識官」,當小朋友在沙灘上找到有趣的海廢時,能交由鑑識官判定,提升參與度。「這時候,才是真正觸及到別的年齡層的效益。」洪亦辰說。
同時,RE-THINK也前進全台教育現場、與桌遊公司綿羊犬合作,透過桌遊「海洋危機」、巡迴演講與課程,讓小朋友意識到,垃圾在海洋造成的危機究竟有多大,「我們玩完會一起思考,怎麼從班級內、學校周邊,做一些減塑或替代方法的宣導。」黃之揚說。
笑稱想在名片印上「海廢聖鬥士」的他透露,今年7月,RE-THINK將在宜蘭蘭陽博物館推出海廢相關的展覽,「現在的想法,是在大廳做居酒屋,端垃圾給大家吃。」黃之揚面不改色地解釋。
除了淨灘,他還要推出更多深入、號召社群參與的活動,撕下環保就是做苦力的標籤,讓它變成一種生活風格,「要『廢』出一波文化!」把耍「廢」變得超正向的黃之揚期望,透過這些方式,讓更多人與海洋產生連結,發自內心正視海廢、環保。
>> 訂閱雜誌也要環保起來! http://bit.ly/2Utv2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