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新加坡銀行之首,星展憑藉著DAX在FinTech領域脫穎而出,並勇於跳脫競爭迷思,讓競爭者一起成為園丁,新加坡FinTech因此百花齊放。
想一探新加坡星展銀行(DBS)的創新基地DAX(DBS Asia X),必須先打贏怪物。
來到DAX門口,一根五彩斑斕、風格前衛的角柱躍入眼簾。一旁牆壁是一面巨幅的觸控螢幕,訪客就像玩角色扮演遊戲一樣,必須快速觸擊牆壁、打怪,陸續集滿10顆寶石才能過關,獲得入內參觀的資格。
打怪時,每顆寶石都藏著格言,如「慶祝失敗,因為你學到東西了!」「不試,你永遠不知道!」
「玩過這遊戲,訪客很容易就能了解DAX的精神!」2016年從香港移居新加坡,開創DAX基地的星展銀行創新主管杜震雷(Bidyut Dumra),指著牆上攝影機說,每個闖關的訪客皆留在DAX英雄榜上,一個個都成了支持新創團隊成長的基石。
提供諮詢媒合資源 協助團隊通過驗證
兩年前,星展將新創實驗室搬到距離市中心總部約15分鐘車程的全新摩天大廈新區:啟匯城(Futionopolis),落腳在其中一棟名叫Sandcrawler(沙漠爬行者)的大廈,就是得名自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中、一個沙漠行星中的飛行器。
這棟環形複合式建築,光外表就充滿創意張力,各種研發機構與新創團隊都落腳於此,例如娛樂巨擘迪士尼、盧卡斯影業的新加坡辦公室,就位於DAX樓下。這讓星展銀行得以就近串聯資源,建立FinTech生態圈。
「在電影中,Sandcrawler載著人民遷徙到別的星球,星展也期待在這棟大樓中完成遷徙,從『舊銀行』轉到『新銀行』!」曾是電影製作人的杜震雷,以電影妙喻星展的轉型。
在這段旅程中,DAX基地負責執行startup Xchange計畫,邀新創團隊協作,為商業難題提出解方。星展並非扮演金主角色,並不直接注資團隊,而是提供實務諮詢、協助定位問題,並媒合資源,讓團隊能有效率的通過概念性驗證(POC),最後有機會商轉、壯大。
星展歡迎各種提案,包括企業社會責任、公益性質的社企項目,但主要還是聚焦金融科技。占地16000平方英尺大的基地,同時也是新創團隊的共享辦公室,通常是三個月的免費進駐期。基地入口處擺著各式機台與巨型螢幕,展示各種研發成果。
「螢幕上每一種顏色的圓點,都代表一種支付工具,我們將數據視覺化,哪一地區偏好使用何種支付方式、消費哪些項目,一目瞭然!」星展銀行創新團隊副總裁楊優瑋,指著螢幕上的新加坡市中心商業區(CBD),笑說這邊藍點較密集,顯示這裡的人可能比較有錢,因為用的多是信用卡。
至於螢幕上的紅點,則代表ATM使用的情況與頻率。這套系統可計算出金流週期,搶在ATM領錢高峰前,先補足鈔票。
這裡還展示一台可提供視訊客服的ATM(或稱為VTM),上面架有攝影機與螢幕,可讓客人與真人客服,視訊通話。這台VTM也提供金融卡換發等功能,外國人可透過掃描護照來得到服務。
與星展合併的POSB(新加坡儲蓄銀行),已以此概念在兩年前發布新加坡第一台新式視訊VTM,如今已在新加坡各重點區域上線。
智慧客服JIM奏效 大幅減少人資工時
實驗室的另一端大螢幕上,則展示一套已運用在星展人資部門的文字智能客服JIM。JIM可與應徵者一問一答,讓應徵者了解敘薪水準、工作內容,JIM也能掌握應徵者的基本資料、性向專長,從中挑出候選人,再轉交人資部門進行最後面試。
去年6月,星展銀行宣布採用這套JIM系統後,每月可幫人資部門省下40小時的人工作時間,主要用JIM來聘雇財富管理的經理人。
開發這套東南亞第一個虛擬AI客服系統的新創團隊impress.ai,在與星展startup Xchange團隊合作後,不到兩年,團隊已從三人快速擴充為20人,營收更有五倍增長。impress.ai宣布與星展合作不久,就得到110萬美元的創投注資,將生意版圖拓展到美國、印度等地。
「星展的模式是不直接給錢,但我們可以幫忙找比你預期更多10倍的錢來!」杜震雷表示,星展當新創的第一個大客戶,就等於背書,能吸引其他投資者。星展也會將新創的商業模式,介紹給其他銀行,當起不收錢的「經紀人」。
「規模大了,能觸及的客戶、能做的生意不就更多了?」杜震雷指出,跳脫競爭迷思,讓競爭者都成為園丁,正是新加坡FinTech生態圈能開花結果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