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倡導「新南向政策」,但其實不少台商已經默默在東協市場耕耘20~30年,捱過陣痛期之後,如今成果豐碩。那麼,現在前進東協十國,會不會太晚?該如何做選擇?
「2018年第16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的第11場專題論壇「南向大商機、錢進東南亞」,特別從東南亞邀請三大台商與華僑企業,帶來第一手的東協觀察。本論壇由泰國外商聯合總會主席康樹德主持,越南泰昇國際(控股)董事長戴朝榮、柬埔寨Sabay娛樂集團創始人應偉石參與座談。
康樹德:中美貿易戰延燒 東協獲利最多
圖/泰國外商聯合總會主席康樹德。
「中美貿易戰延燒,東協是獲利最多的區域之一!」康樹德首先破題指出,東協國家對台商產業布局的迫切性,以及中國一帶一路計畫將在東協區域建置高鐵,日本也會協助泰國建置橫向鐵路,沿線經過緬甸、泰國、柬埔寨與越南,再加上東邊、西邊產業走廊的建置,可以串連整個東協地區6.5億人口的市場。
康樹德表示,東協地區的人均GDP為5000多美元、泰國本身約6000多美元,但泰國周邊國家卻只約1800美元,對比中國有8000多美元,看得出東協仍大有發展潛能。因此,他呼應本次峰會講者林偉賢的主張,可以用台灣品質、美國資金,攜手前進東協市場。
戴朝榮:越南多項關貿協定 能當台商好幫手
圖/越南泰昇國際(控股)董事長戴朝榮。
「越南泰昇國際(控股)」董事長戴朝榮堪稱「越南通」,他在2001年創辦泰昇集團,2017年回台上市,是第一家回台上市的南越台商,旗下的尿布商品在柬埔寨市占第一、越南市占第三。
究竟越南有何投資吸引力?戴朝榮指出,越南是東協十國中,僅次於新加坡、最具有華人文化的地區,都是拿筷子的儒家文化,宗教上也皆屬大乘佛教。此外,越南是關貿協定簽約最多的國家之一,除了RCEP、東協10+3+3,還有CPTPP以及俄羅斯主導的EAEU也將生效或簽定。因此在台灣的關貿協定洽簽處處碰壁的情況下,越南可以提供好機會,更何況越南近年的GDP成長亮眼,前兩年至少有6%,今年前三季也高達6.8%。
目前台越關係頗為密切,是台灣在東協國家之中投資最多的區域之一,累積投資金額已達309億美元、台商註冊家數達1600多家,過去台灣一直是越南的第一大投資國,目前則滑落為第四大投資國。
應偉石:柬埔寨創「開心事業」 對應年輕人口需求
圖/柬埔寨Sabay娛樂集團創始人應偉石。
至於柬埔寨,也可望是台商的下一個機會之地。柬埔寨Sabay娛樂集團創始人應偉石,是祖籍寧波的華人,在柬埔寨土生土長,創立柬埔寨唯一的網路遊戲公司,集團名字「Sabay」是開心的意思。旗下擁有柬埔寨的最大娛樂新聞、線上音樂與直播網站,也橫跨漢堡、披薩與電影院等產業。
「我只做開心的事業!」應偉石說,他的創業從5個F出發,分別指的是Food(食物)、Fashion(時尚)、Fun(娛樂)、Film(電影)與Finance(金融),之所以如此,除了因為柬埔寨曾歷經多年戰亂,現在民生事業才剛起步,主要還因為柬埔寨的平均年齡是25歲,5F事業恰好對應這些年輕人口的消費需求。
應偉石指出,柬埔寨擁有1600萬人口,在東協國家中屬於晚發展的國家,但政治穩定、對外資也開放,甚至允許開設賭場,目前正處於黃金時代,每年都有7.2%、7.5%的GDP成長率。
那麼,前進東協市場的攻略是什麼?戴朝榮觀察,有些東協國家,例如柬埔寨的基礎建設還不到位,想開製造工廠的業者要謹慎,但這些國家內需市場多半不小,可多布局觀光服務業。
對於有心前往的台商,他有三個建議,首先「時機」要掌握好,以泰昇來說,之所以能夠成為當地龍頭,就是因為是第一家在越南投資設廠的嬰兒尿布廠,因此先機很重要,「Sooner is Better」(愈快愈好)。
第二,要注重在地化人才的培育,才能接地氣。第三,遵守法規。要成為當地經濟的參與者與貢獻者,如何與當地經濟共存共榮,是最重要的執行聖經。
他還提醒,不要把東南亞想得這麼落後,不是放二軍人才與二手資源就能開花結果,「每個地方都要尊重她、敬重她,這樣市場才會給你很好的回報!」
應偉石也認同指出,「不要把二手貨帶到東協,要就拿出最新的科技與服務!」他說,別以為柬埔寨是發展中的國家,但科技卻是跳躍式(leap frog)的成長,都是用最好的。他很希望能在柬埔寨的FDI(外人直接投資)十大名單中看到台商。
與會的三位來自北東協的企業家,不約而同呼籲,台灣不要在東協崛起的過程中缺席,但也提醒東協畢竟是十個國家,必須做好研究、慎選戰場,一旦投入,就要有愛拚才會贏的硬頸精神,才有機會撐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