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壯志,說的就是詹喬愉這樣的女孩。只要有興趣的,她非得玩出一番本事,畢竟,連玩都玩不好,又如何把工作做好?
詹喬愉,綽號「三條魚」。2014年因為一張在奇萊山區救援的照片暴紅,年僅29歲,清麗的臉龐,嬌小不到160公分的身軀,卻扛得起20~30公斤的裝備,甚至能在山難救援時背人下山,體能毫不遜色。「在山上要能追上我,體力必須非常好。」她不諱言。
登山9年,爬遍台灣60幾座山岳,詹喬愉著迷於山野探勘,也享受健行親近大自然的時光。她是高山嚮導、登山教官,也是新北市山搜義消分隊隊員,參與過雪山、奇萊山、清水大山等山難救援。不登山的時候,溯溪、攀岩、冰攀、浮潛是她的愛好。
這個足跡遍布冰山雪地、深谷幽澗的野孩子,要她「安分」只做一件事,恐怕比讓她登天還難。
過往/
「我對很多事都有興趣,是很難專心的人。」她笑稱。小時在音樂班學過鋼琴、琵琶、雙簧管;因為愛畫畫轉去美術班;從小跟外公學梅花拳;跆拳道練到黑帶;以體保生資格上高中;又因玩礦石玩到參加科展獲獎,申請上文化大學地質系。近年,詹喬愉進軍演藝圈,起因竟是媽媽希望她別再到處跑,能多點時間在平地工作陪她。
「結果我還是一直跑出去玩,」詹喬愉爽朗大笑。炯炯有神的雙眼,看起來很有目標,其實她沒想這麼多,更不會預設自己要得到什麼。「就是愛玩呀!」她聳聳肩回答。「想做什麼就去做,要做準備,但是不要設限。」她說。
詹喬愉應邀前往雲南梅里雪山指導大學生攀登及繩索使用技術。
考驗/
去年詹喬愉跟死神擦身而過。在吉爾吉斯阿拉阿恰國家公園冰攀垂降時,繩索突然鬆脫,她從4000公尺高山墜落冰河,足足受困雪地26小時,隊友都以為她死定了,她卻命大活下來。墜落時只有大腿脫臼,只不過在雪地裡水分蒸發迅速,嚴重脫水到讓她「連呼吸都會痛」。
問她歷劫歸來後,有沒有從此改變人生觀?眼前這位直率的女孩果斷搖頭說:「沒有。」詹喬愉回來沒多久又跑上山,膝蓋以下神經壞死,腳底板至今還無法自由活動,她卻該玩的照常玩,該做的事照常做。「人生不就如此?」她說。
詹喬愉說她早在山上就想好,只要能活著回來,斷腿也要繼續爬。
朋友稱她是「無可救藥的樂天派」,詹喬愉細想,也許是小時候經歷,讓她體會人生無常,反而不必過度擔心。「我家以前常搬家,沒錢繳房租就搬,我從小就覺得,平穩日子過不久就一定會有事發生。當事情很糟糕時,只要撐過去,這件事就會結束。」她體會到,沒有難關過不去,未來也還有很多事會到來,順著自己的心意去做就好。
2015年詹喬愉與隊友來到天山山脈的阿拉阿恰山區(Ala-Archa)技術攀登,垂降時卻失足墜落冰河,九死一生。
起步/
學什麼都能上手,除了天賦,背後是《異數》中1萬小時的努力。詹喬愉對於喜歡的事就拚命去做,沒日沒夜,等到自己回神,才發現已經默默達到某個高度。
在登山界小有名氣的她,最初並沒有把登山當職業。她說都是教育惹的禍。「周遭人一直告訴你,這只是在玩。彷彿真正的工作是要很嚴肅、穩定。」直到她勇敢踏進這行才領悟,「不要問讀這個以後可以做什麼,要問說你對工作選項的定義?你有沒有給自己這個選項?」
她說,「這世上任何一個東西,只要你有辦法創造,它都可以是一項工作。」
她最初接觸登山,沒錢時就穿便宜但質料不佳的衣服,在路邊攤買登山鞋,塑膠袋再加塑膠袋,充當防水。「會過得很困難,但是不會不能達成。」她認為,做任何事情都不用先自我設限,不是告訴自己不能去,而是去之前先做準備。
目標/
至於未來,她從不預設目標,就怕自己跑得太快,預立目標反而變阻礙。在登山之外,她想寫書,寫下在山難搜救現場的親眼見聞;想參與演出,用演戲體驗更多樣的人生面貌;把逐漸生疏的梅花拳再練練;又或者花更多力氣推廣登山教育,讓大家親近山林,也尊重登山這門專業。
想做的事太多,她露出小女生的俏皮笑容,「哎,好像真的有點忙!」
在中央山脈的起點攀岩,她喜歡運動的同時又能親近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