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室設建築合體,扎根風土建築

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林玲瑩
user

林玲瑩

2016-01-20

瀏覽數 4,900+

室設建築合體,扎根風土建築
 

奉天宮、鴨肉羹、大樹腳粉圓冰,談到嘉義新港,人們腦海中浮現這些景點小吃,近兩年,雲科大建築與室設系教授聶志高帶領一群學生進駐板頭村,農村小孩在溪裡抓魚、踩在牛背上摘果子的生活情景,在老師傅的巧手下,變為牆面一幅幅交趾陶像,以碗裁製而成的苦楝樹葉片在整面堤防上演繹四季遞嬗,寧樸的村落頓時顯得生意盎然,也帶動當地觀光產業復甦。

致力社區再造 風土建築展新貌

不僅嘉義新港「板陶窯」,早在10 多年前,雲科大建築與室設系就著手進行斗六火車站前「太平老街」日治時期巴洛克式洋房修繕計畫,如今老街上新商家進駐舊建築裡,古典與現代風華同現。系主任王貞富說明,雲科大建築與室設系與在地連結深厚,系上老師相當關注文化資產、歷史保存及古蹟維修,承接大量的產學合作案,寒暑假時,老師經常帶領學生到老街或社區蹲點進行教學。

踏遍中南部老街,建築與室設系師生就像是工蜂一樣,穿梭在各個老社區之中,細心呵護每一棟蘊含人文歷史況味的老屋。學生也以老建築為師,認識在地文化歷史之外,更透過實際勞動,測量繪圖、擔任木工助手等,為古蹟保存盡力,也習得未來進入事務所的基本工作能力。

在雲科大建築與室設系的教學理念中,建築與室內設計都要具備空間概念,學生必須能繪製空間設計圖,因此課程設計從室內延伸到建築領域,直到2012 年,因為建築師執照考試規定考生必須是建築系或組畢業,才劃分為室內設計組和建築組。

建築、室設專業雙修

教學以4 個年級的主軸課依序培養學生建築與室內設計基本能力,每年級主軸課由4 名老師進行分組教學,期末作品舉辦成果展展示;大一主軸課「基本設計」課讓學生學習製作小尺度建築,最後配合校慶活動在設計系館前的草坪上展出;大二主軸課「室內設計」則著重在居住環境的室內空間布置;大三回歸「建築設計」,從單棟建築物到建築群的設計規畫;大四則進入「畢業專題」,是學生4 年來學習成果的最佳展現機會。

副教授黃衍明說明,每年級的主軸課其實都是該年學生不同選修課程的成效檢驗,例如大二「室內設計」課,涵蓋「室內色彩」、「構造學」、「人因工程」等知識與實務應用。他強調,從室內設計到建築,不論小尺度空間或集合式住宅,系上要求學生作品必須涵蓋室內到建築外觀的設計規畫。

不容出錯 追求建築100% 嚴謹

教學包含室設與建築領域,但雲科大格外重視圖面的精準度,一般建築設計圖會畫出平面圖、立面圖跟剖面圖,雲科大卻要求學生必須額外繳交「細部大樣圖」,小至牆面構造和材質都一清二楚。雲科大室設系的潘芷萱補充說,系上老師要求嚴厲,一旦圖表畫錯,「爆模」、「撕圖」的情況比比皆是,「作品好不好是一回事,出現錯誤就等於白做。」

而扎實的基本訓練,也讓學生畢業後可直接勝任職場要求,黃衍明直言,「老實、純樸、耐操」是企業給系上學生的評價。潘芷萱回憶,大一「圖學」課她第一次繳交的作品被退件後,從此每週發憤花上半天的時間畫圖,大二暑假到室內設計公司實習時,其他實習生負責打雜工作,但她已經可以幫忙繪製設計圖、並承接簡單的設計案。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