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丹麥風吹向全球

Georg Jensen全球CEO朱欽騏

徐仁全
user

徐仁全

2015-08-28

瀏覽數 6,100+

丹麥風吹向全球
 

全球吹起一股丹麥風,你感受到了嗎?玩過樂高(LEGO)嗎?相信是很多小朋友的好玩伴,即使是大朋友,看到樂高組成的消防車或船隻,也會手癢買回家組裝起來,擺在書櫃上,回味回味。

聽過Noma餐廳嗎?現在是全球最夯的餐廳之一,它可是連續三年獲得《RESTAURANT ANDRE餐廳》雜誌選為全球最佳餐廳的第一名,非常不容易。

為什麼在不是美食王國的丹麥,這家位在海邊,外表看起來樸實簡單,內部陳列也以自然木質裝潢為主的Noma,會成為全球最佳的餐廳?因為它代表的是丹麥極簡實用風,走的是自然有機食材,更選用當地食材作為烹飪,不花俏的將食材天然味道送到老饕口中,讓人享受純正的北歐美食。

Noma不僅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老饕慕名前往朝聖,更引領全球廚師們前去一探究竟,甚至登門學習。希望透過Noma的加持,讓他們的廚藝大躍進,混搭而成為新的菜色。

坐過全世界最美的椅子嗎?Hans. J Wegner這位丹麥設計師,在1949年推出的Round Chair。它被美國《Interior》雜誌譽為全世界最美的椅子。他還設計了Y Chari,也讓全球愛好者為之瘋狂,成為精典收藏不可缺的那一張。

喬治傑生(Georg Jensen)就更不用說了,它用將近110年的時間,向人們訴說著銀器的故事。不論是在器具用品上,或是在女人的頸項耳垂,及男人的手腕間,都有著一段段美麗的故事發生著,且仍在傳頌下去。

對年輕的女性朋友來說,近年來在台灣掀起PANDORA風,她用一顆顆charm(小飾品)擄獲了女性的心。很少人能抗拒她的誘惑,就這樣一顆顆的敗下去,無法自拔。

沒錯,食衣住行都有丹麥的影子,你可能好奇丹麥怎麼做到的?2年半前投資喬治傑生這百年品牌,出任執行長的華裔設計師及創業家朱欽騏解釋說:自己是一位設計師,很早就喜歡喬治傑生的風格,正是因為它的優雅、精緻,又不失簡約的設計風格,讓他決定與這個百年品牌發生關係。

他強調,丹麥風格在近年受到全球的青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看傳統的東西看多了,現在需要另一個創新,就看上了丹麥的極簡風。因此,不管是設計上,就連家具、時尚及餐飲界,都吹起了簡約自然風,都被「丹麥化」了。

朱欽騏自己看到這個趨勢,決定趁勝追擊,將喬治傑生與Noma結合,9月下旬將在北京玉河地區一處四合院內開設喬治傑生旗艦店(House of Georg Jensen)。除了陳列喬治傑生的精品外,同時也販賣飲食,主廚更是邀請自Noma,讓消費者能花更多時間體驗到來自北歐、丹麥的自然極簡風,從中認識喬治傑生的內涵。

以下是朱欽騏接受《30》專訪時,解構全球為何吹起丹麥風的原因,他同時也對時尚與消費者的關係,做了深度的分析。以下是專訪內容摘要:

《30》(以下簡稱「問」):身為一位設計師,你能解讀近年來全球颳起的丹麥風嗎?

朱欽騏(以下簡稱「答」):當初我投資喬治傑生是看上丹麥極簡的設計風格,這個風格來自他們與大自然的關係密切,所以呈現在生活及工作上,都有一致風格。我很喜歡,所以我投資。當然,我也喜歡傳統的設計,但傳統看多了,需要創新下一步路,就挑上極簡風格。其實極簡風格在50、60年代就開始流行,最近10年又回來,與時空環境都有關。有時就像一個人看多了武俠片,就想換換口味看其他的片子,文藝片,科幻片等,就是不可能一直看同樣的片。設計、生活用品、服裝、精品等都是一樣,所以丹麥設計風格在近年很火熱、風行。

前陣子去米蘭看展,傳統的家具展場都沒有人逛了,北歐風及丹麥設計的展場卻擠一堆人,其中很多來自義大利的家具業者,也去看丹麥的東西。義大利業者是很精於抓潮流的,今年可能做傳統的設計,明年就做別的。他們很敏感,知道丹麥是現在最抓得住消費者的東西。

全世界都愛丹麥的極簡風

丹麥風早在10年前就開始流行,就像這張椅子(受訪時,他坐的椅子是丹麥設計師Hans J. Wegner設計的Round Chair),正是丹麥風格,那種極簡又實用的感覺,就是迷人的地方。

問:你入主喬治傑生後,帶進什麼新創意?

答:進到喬治傑生後,我問設計師們什麼是丹麥設計風格?什麼是喬治傑生的風格?很多人回答是極簡風。這沒有錯,當我們知道了丹麥的風格後,就要充分利用這個語言,去向世界對話,向你的消費者溝通。

我們9月要在北京玉河地區的一處四合院裡開設喬治傑生的旗艦店,裡面也會有一家餐廳。為何要這麼做,因為我看到丹麥10年來,因Noma餐廳領軍,帶動了它的餐飲文化。全球很多好的餐廳都進駐到丹麥去,發生爆炸性的成長。他們來到丹麥,是想學習Noma的元素,再與原有的料理,英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的料理元素結合,創造出新的餐飲風格來。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設計也一樣,因為你整合得更多,就能創造更多新奇的東西。喬治傑生的風格在每時期都不同,最早開始是藝術,20年代有很多飾品的東西,40年代走的是包浩斯風格,60年代是極簡,也就是none language,到現在也走了50多年,沒有太大變化。有趣的是,現正流行丹麥風,時間搭配得宜。

問:設計的靈感如何來?這些元素要從哪裡去找?

答:創意從哪裡來?很大部分是異業整合,跨界就有機會激發出創意。我來到喬治傑生後,也鼓勵異業整合,最近跟Marc Newson合作,這位剛參與Apple Watch產品設計的世界級大師,也與喬治傑生搭上了線,構思新產品,9月在北京亮相。

異業合作、尋找靈感,是創意來源

品牌風格的延伸是很重要的,我有自己的想法,原有設計團隊有想法,加上外界的設計師進來,一起刺激,一起創新,就把喬治傑生的風格再進化,讓這百年品牌能延續生命力,這很重要。

靈感也來自世界各地的體驗。它不是在一個地方的,因此設計師要走遍世界各地,去發現靈感的起點,用靈感起點去設計。丹麥很有名的YChair,設計師也是看到中國明朝的東西,把它做現代。至於為何明朝沒有做出這種椅子?可能是局外人比局內人看得更清楚吧。

問:你旅行時都看哪些東西?從哪裡獲得靈感?

答:我很喜歡旅行,什麼都看,看新設計產品,看當地的文化歷史,會去逛市集,走進博物館及藝廊,都會去。特別是藝術對設計有很大的影響,愈多元素就能創造更多產品設計的可能性。

我們在北京的旗艦店就是緊鄰著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用意就是喬治傑生百年來也是以一個精品藝術自居,如今能與藝術中心為鄰,也彼此襯托藝術品的價值。

問:你創過Nautica服飾品牌,對這幾年快速時尚(Fast fashion)有何看法?

答:快速時尚已有20年之久,且一直在成長,更專業,分類更細。它改變了服飾通路的生態,從過去百貨,演化到專賣店,再到旗艦店等,這就是時尚的演變吧。

舉例來看,H&M是用百貨的方式來經營,那ZARA就是走比較時尚精品的路線。每個快時尚的品牌都有其特色,不完全一樣,同中有異。有些是時尚感,有些走性價比(C/P),有些走流行,每個都有些不同,就對應滿足不同的消費族群。

品牌創造出風格,讓消費者追隨

以消費者來說,了解品牌設計風格,認同它的想法及背後意義,把它當成你的態度,就選購,穿上它,代表你與這品牌有了關係。加上好設計師會領導消費者往前走,就牢牢抓住了消費者。

當然,消費者也會成長,每時期對時尚了解及要求會有不同,其實消費者會有不同的選擇,不一定會專情在某一個品牌上,常是選擇不同的品牌。就有如進到自助餐廳中,你要吃東方菜,西方菜,有各式菜色料理。消費者各取所需,加以組合搭配,穿出有個人風格的味道。因此,不會有一個品牌滿足一個人所有需要的。

問:好的設計會有潮流嗎?會退燒嗎?

答:時尚是潮流,它會一直在變化,如何將設計與潮流能擦出火花,就憑設計師去抓那個感覺了。其實沒有一定的方程式,比如你組成這個設計團隊,就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感覺,就像廚師一樣,他沒有固定的配方,就是一種感覺,讓食物美味。設計也是一樣,透過揣摩及試驗,去做設計,能不能成功真的不知道。

喬治傑生過去有位設計師Vivianna Torun,她設計很多非常經典的產品,如Bangle Watch,也曾來過台灣。2004年她離開人世,最近我們跟她女兒搭配,把她50、60年代的設計產品再拿出來,重新研發,再推出成一系列的Dew Drop項鍊,結果是去年到今年賣得最好的產品。大師之所以為大師,就是東西設計出來後擺在櫃上,就有感覺會大賣。因為他們對市場是有感覺的,他知道在什麼時候推出什麼產品,就會造成流行。

設計是很抽象的,除了有基本功,更重要是為誰設計。它與藝術不同,藝術大多發自內心,表達藝術家的想法。設計是要從對方、使用者角度來想,這也表示時尚是聞得到、摸得到。因此設計師重視市場,只是很難讓人告訴你會不會大賣,常是消費者看到了才知道。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