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黃色T 恤搭配深色牛仔褲,金屬框鏡片下的眼角,始終揚著笑意。這是CAMP MOBILE 執行長朴鍾晚(Jongmahn Park),一反韓國主管總是西裝筆挺的印象。從最上層的領導人身上,完全看得見Camper 精神。
儘管隸屬於全韓最大的網路公司NAVER,Camper 拓荒者精神,卻也讓CAMP MOBILE成為企業的游牧民族,保持隨時能上戰場的彈性,成績完全不輸給母公司。
如今BAND 積極開拓美國、日本、香港與印度市場,背後隱藏的是韓國人不服輸的企圖心。
《30》在韓國首爾獨家專訪朴鍾晚,從領導人的高度,看到韓國創新團隊全球化的決心,和對於成功的信念更是不可撼動。在他身上完全可以體會江南Style 的積極,除了道出創新競爭力下,台灣和韓國的相對位置,也描繪了積極求轉型下,韓國人的DNA:
Q: 布局全球的游擊戰中,CAMP MOBILE 採取何種策略讓BAND 走向世界?
朴鍾晚( 以下簡稱「朴」):全球策略上,分為「全球產品」(Global Product) 和「在地行銷」(Multilocal marketing)。全球產品代表的是, 我們必須打造高品質的產品,只要產品夠好,理當進軍全球。就像是大家常常聽的產品,如Facebook 或Google 都是很好的例子。
另外在行銷策略上,必須依照每個國家的國情來做調整,這就是在地行銷。像是在韓國與台灣,BAND會強調「社群」的特性,也就揪團,把所有人連在一起;但在美國,也許就會主打「分享」,讓使用者告訴好友們,今天有什麼新鮮事。
也許你會覺得,進軍全球只需要一個全球策略就好。不!那根本行不通。這裡不是矽谷,沒有全球媒體的關注。我們沒有那麼好的環境,一間韓國公司想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在行銷策略上,就必須保持彈性。不過我們的App不會因在地策略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我們的核心概念很清楚,就是品質,讓世界看見韓國的品質。不同的在地策略,但只有一個「全球願景」(Global Version)。
Q: 全球化人才競爭,哪種人才能踏上浪頭?
朴:首先我會問「你喜歡挑戰嗎?」
假設你有機會代表台灣參加奧運,你會興奮還是害怕?如果你躍躍欲試,那我會再問「要加入國家代表隊,你必須在30分鐘內跑到陽明山。我知道很難,我給你3個月,而且我知道很多人都辦得到,不差你一個。即便如此,你還願意接受挑戰嗎?」
如果你說你沒辦法,那我只會說你沒準備好,那就別為難自己進入國家代表隊。其實重點是「你準備好為了工作,付出更多的努力嗎?」我們面對的是中國和矽谷這樣的巨人,你必須準備好,去跟全球的菁英競爭。
Q:創新有失敗的風險,您如何看待創新?
朴:別過度美化,面對現實吧!失敗並非成功之母,失敗就是失敗,我想這就是我們韓國人的方式。也許你會說,可以從失敗中學到教訓,但我覺得失敗並非好事,比起失敗,從成功中反而能學得更多。
這也是為什麼做任何事,都應該以成功為目標,記得成功就是唯一。如果你能從失敗中學習,何不直接從成功上學習?
Q:韓國官方推行創新不遺餘力,亞太競爭力光譜上,台灣能與韓國一較長短的優勢在哪?
朴:從韓國的觀點來看,有了政府補助,創業環境確實比較好。但台灣有個絕佳的優勢,就是緊鄰中國市場,這道理就像是加拿大為適合創業的國家,很大的原因在於地理位置接近美國。
台灣的環境適合創業,重點不在於台灣本身。
這麼說好了,你有足夠的資金和硬體設備,就一定能成功嗎?打個比方,巴西足球很強,難道就是因為他們有很多足球場?那台灣蓋100多個足球場,就能讓台灣變成足球強國?其實資金跟設備根本不是重點,眼前市場有多大,和你有沒有能力拿下才最為重要。別急著羨慕韓國,台灣有著其他國家沒有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