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鳳凰是幸福的使者,每500 年,牠就要背負著積累於人世間所有的傷心和仇恨,再投身於熊熊烈火中自焚,用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在經歷巨大痛苦後的灰燼中,牠們才得以用更美好的軀體重生。
台灣的社會,現在也正如浴火的鳳凰一樣,被一場紅色殺戮襲擊,讓台北在豔陽天下也降至冰點,一時間像是回到政治哲學家霍布斯說的原始狀態一樣─「是一場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每個人的臉上籠罩著猜忌、多疑與不信任,在每天通勤的捷運上,所有的一切卻又顯得那麼令人心驚與陌生。
但在這烈火燒盡之後,我們卻也如鳳凰一樣,把所有傷痛與憤怒都化為最美麗的人心,無論是東海大學在事發後對外的聲明書,用「家人」看待這個為社會所不容的罪犯;許多年輕人在捷運主動贈送擁抱;100 多位大學生發起「Trust Taipei,勇敢搭捷運」活動,一件看似危機的社會意外,卻也在台灣年輕人的正向力量下扭轉氣氛,喚醒台灣人互相支持、鼓勵關懷的意識。
溫暖,是消除暴力的唯一解方
「江子翠永遠不只是個地名,而是我們感同身受的時空;意外的傷亡者再也不會是新聞跑馬燈的數字,他們是深深牽動我們悲憫與淚水的靈魂;同樣的,鄭捷同學不僅是一位去年暑假轉入環工系的大二學生,一夜之間我們都發現了在東海的每一個人,無論憂喜勝敗,都是我們的家人,我們愛著他們,卻也不夠愛他們。」
這封來自東海大學溫暖誠摯的信,在一片血紅的媒體報導中解救了大家的心靈。而這封充滿了愛與關懷的信是個起點,就此引起層層漣漪,激發了東海大學呂同塵等多位大學生,發起「Trust Taipei,勇敢搭捷運」活動,也激發了後續如文化大學陳思妤的「免費擁抱」行動,以及3 人團體快閃進駐捷運車廂內用歌聲溫暖人心,希望大家克服對捷運的陰影,找回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更令人動容的是,此次事件中死者之一解青雲的妻子,也選擇放下仇恨,用正面的態度面對悲劇。雖然面對與生命中的摯愛死別,她卻希望能以丈夫的死亡換來更正向的台灣社會,用更多的關懷取代無止境的散布仇恨。
我們腦海中的畫面不需要血泊、不需要屍體,也不需要無限重播的事發畫面,我們的社會真正需要的是「為逝者哀悼、為傷者祈禱、為生者祝福」。
只要多一點點的同理、多一點點的感同身受,愛,才是消除暴力的唯一解方。
對媒體敘事的重新省思
「Trust Taipei」發起者之一的東海大學呂同塵,認為在傳統媒體下,很多年輕人的良善動機反而不被看見,也無法發聲。相信人,也選擇信任,但這種聲音卻不會被主流媒體報導。
「他愛打暴力電玩、他不善交際、他愛看殺人小說、他參加桌遊社、他愛吃加辣鵝心⋯⋯」,當事件發生過後,媒體紛紛打開全景式的監控系統,哪怕只是毫無意義的舉動,也可以被加以描摹成「殺人罪犯」的可能原因。
事實與事實之間,真的可以這麼簡單的被歸類嗎?
台灣媒體長期以來嗜血、腥羶色的胃口,到底是在傳遞資訊,還是在散布標籤與恐懼?這也是呂同塵等人為什麼要發起「Trust Taipei」的原因。
他說,「年輕人與上一輩活在不同的時代裡,對同一件事的看法與定義就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當傳統媒體在事件後針對鄭捷的生平、所作所為等不斷貼上暴力標籤時,我覺得同年齡的年輕人一定也想站出來,宣揚自己的正向力量。」
「這個社會的多數人,包括你我,若沒有足夠的自省,我們散布恐懼、製造仇恨的方式,跟犯案者其實沒有什麼不同,」精神科醫師吳易澄認為,貼標籤、對暴力電玩及精神疾病的妖魔化無助於解決問題,特別是不斷播送兇案畫面,對當事人更是二度傷害。
「Trust Taipei」,正向力量,在傷害中是年輕人的另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