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知識種田更有型

牛仔型農杜司偉

高嘉鎂
user

高嘉鎂

2014-01-01

瀏覽數 4,800+

用知識種田更有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山谷裡的金針花,被暖烘烘的太陽曬醒,田間有蟲、有鳥還有小草,這片田地就是世外桃源,自成小小生態系。這裡是高雄市桃源區建山部落,住著被人稱為「傻瓜」的布農族青年杜司偉,外表看來,你以為他只是個戴牛仔帽的金針農,不過他用知識成功種有機,最近還成為高雄農業微電影的男主角。

杜司偉原本家中三代種田,他卻離家,跑到美國拿了企管碩士,變成人人稱羨的「三高族」:高學歷、高薪水、在美國賣高樓,可是2009年,他選擇放棄美國高薪工作,不僅回家務農,還轉型有機農業。

有人笑杜司偉好傻,好日子不過,回台灣種田還要承受不穩定收入壓力。可是他卻覺得,「享受的日子並不是我想要的,」大把鈔票從手中流過的感覺像泡沫空虛,他想起父親在電話上提過,想從慣行農法轉為有機農法,杜司偉決定脫離買空賣空的虛無,重回兒時腳踏實地的農耕生活。

不過一場八八風災,讓土地被淹得面目全非。杜司偉才剛回到部落幫父親種田5 個月,就發生了風災;

風災後,杜司偉用金針種回鄉土的甜美,他的父親把農場取名「流奶與蜜之地」,而他的目標就是,要重新找回土地的奶與蜜,更要讓有機農業變成「LV」,證明小蝦米的小革命,能夠在部落和農業中掀起滔天巨浪。

從水牛變牛仔

農夫:像水牛一樣苦耕實耕

型農:變成牛仔用管理知識種田

以前農夫像頭水牛,低頭耕種;現代型農像個牛仔,他們駕馭知識奔騰在農場上,掏出懷裡那把改造左輪手槍,解決台灣的農業問題。杜司偉的左輪手槍是他腦中的企管知識,用管理知識一眼看出農業問題,他說,台灣農業技術超群,可惜欠缺優良管理,加上農村人口老化,更談不上改革。

杜司偉就以他父親那輩為例,當年父親有6 分地的梅子園,每天辛苦流汗耕種,一天產量甚至高達上千斤,可是一年下來卻沒有什麼收入。杜司偉就說,這是管理上出了大漏洞,因此他開始把田間技術、品質控管、包裝行銷等概念引進,建立一套系統;另外他還堅持一定要用手採,他說,一旦品質和管理流程做好,手採梅的品質比一般竿打採收好,價格還可以翻上3~4 倍。

杜司偉說,「作農不僅要有足夠的經驗,無論在技術、生產流程、品管甚至是包裝,對於山林粗放式的農業而言是缺乏的,因此我希望能把新的觀念引入傳統產業中。」當傳統農業碰上企業管理,杜司偉就是跨領域的接點,這份堅持和使命感,讓他走進農業裡永不後悔。

經營生態

農夫:風災一來毀掉收成,該怎麼辦?

型農:把土地和作物都變回原本的樣子

八八風災不僅讓部落交通全斷,更打擊了杜司偉的自信。災後只要雨量超過300mm 就必須撤退,時不時還有「以後每年颱風都要遷下山」等傳聞,杜司偉描述,「困在山下組合屋4 個月,好像看不見未來,只能在黑暗中找路。」

這場水災改變部落農業環境,農地被沖毀、流失、掩埋,路況變得更加脆弱不穩定。農夫們都很擔心,不管再怎麼辛苦重整耕地、繼續耕作,要是再來一個莫拉克,必須再一次承受天災的恐懼,那該怎麼辦?

就在最困苦的時候,杜司偉因朋友介紹種起有機金針。金針的生命力很強,它不怕暴雨,也不怕沒人顧,淹水也不怕,更不怕石頭;還有金針的根系分布平均,抓地力強,更可以幫助水土保持;假如遇到路況不穩或產量過剩,還可以烘乾慢慢賣,價錢更可以翻倍。

用金針養出健康的土壤、養回環境原來的美麗,金針強韌的生命力,對杜司偉來說就像汪洋稻草,不管是種植金針和採用有機農法,杜司偉找到友善人和土地的最佳藥方,打造一艘現代型農對應氣候劇變的諾亞方舟。

改變生產

農夫:慣行農法才有產量生存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型農:有知識,有機小農也行得通

對一個農業門外漢來說,要怎麼讓農業知識從0分變成100分?杜司偉說,當個有知識的農夫,翻土前先翻書,從農夫升級型農。

杜司偉先用企管知識建好系統,蒐集節氣、微量元素、農改場研究資料,自創SOP管理把關,先消毒種子再栽種,對抗致命病蟲害,另外他也自己做了市場調查,用地區、產品、農法區隔市場。他發現,花東金針農因為採收成本高、利潤低,轉作觀光,刻意不採一般食用的金針花苞,反而放任滿山黃澄澄的金針花盛開。杜司偉就想,「有機」會不會是低利潤金針變黃金的新道路?

為了了解農業,杜司偉跑遍全台觀摩,學習有機施肥、土壤改良、栽種方法、蟲害處理,還跑到韓國學有機。最後他採用草生栽培,讓草自然生長,形成小型生態系,讓鳥吃害蟲;另外他不施化肥,而是灌溉牛奶、蜜糖、海藻精等胺基酸養分。杜司偉解開金針束縛,讓它們順著自然的正軌長大。

這樣的自然生長需要豐富知識,慣行農法是工業化的石化農業,只要照表操課、按時噴藥施肥,農人其實不需要了解自然;但採用沒有噴藥和施化肥的有機農法,困難度立刻破表,農人必須了解環境、探究在地的生物鏈、找到適合耕種的作物、平衡整個生態,最後才能順利種植。

創新生活

農夫:都市人喜歡「美女和帥哥」

型農:其實「醜醜的」才最好

種了有機,要賣給誰?杜司偉說,農業最大問題,還是行銷。

杜司偉遠赴韓國,跑到有機協會會長農場學有機,他說,一到農場根本看不見作物在哪,必須撥開長得過腰的草,彎下腰,才看見原來種高麗菜,而菜葉都是蟲咬洞,可是消費者卻都認同、埋單。

技術可以克服,可是消費者不給機會,農夫就沒辦法生存,改變消費者的觀念,最快的方法就是教育。明年杜司偉要到義守大學,開設危機管理、創意管理課,將農場經驗帶到課堂,帶大學生認識農夫,更將企管結合農業,和年輕人一起動動腦,刺激創意行銷。

就像杜司偉父親命名農場「流奶與蜜之地」,杜司偉棄農從商,又棄商從農,他像以色列人,曾經遲疑、曾受挫折,最終找到了那塊應許之地。他把自己變「型農」,結合企管、文創、有機農法,再把農業變「LV」,創造農業的新價值。

   杜司偉小檔案

1954年生,美國西北大學企管碩士,是現代知識型農,經營「流奶與蜜之地」農場並獲得有機認證

   直接跟小農買

網址:http://www.339.com.tw/exodus38.html

地址:高雄市桃源區建山村60號

電話:07-688-1081、0982-133651

電子信箱:wei_0615@hotmail.com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