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遍全球的「江南style」已不夠看,在江南,現在還有更火紅的新話題悄悄醞釀中。
江南,指的是首爾江南區,當地人眼中的富人區,象徵著時尚、富裕、繁華,也代表了影響全球的無限可能,在江南市中心,有一間背景雄厚的「新創公司」剛成立,它就是CAMPMOBILE,母集團是入口網站NAVER 的經營者,韓國最大的網路服務公司NHN。CAMPMOBILE 研發的祕密Won)是CAMPMOBILE 全球事業開發與行銷部部長,負責全球策略經營,他的言談不似外表的溫和,透露出積極進攻全球的雄心,他表示,「mobile rst」(行動第一),如同CAMPMOBILE 名稱的由來,當初構思是指「行動紮營」,成員像是人類學家,細緻地觀察人們的需求,又像是游牧民族,跟隨著人們的需求,提供相對應服務。
從公司設立地點也可看出端倪,主修語言學,卻在CAMPMOBILE 負責技術研發,擔任產品管理與發展部部長的Daeseong Kim 表示,母集團NHN 的總部坐落在市區近郊的城南市盆唐區,但CAMPMOBILE 卻設在繁華的江南市中心,「我們希望與路人對談(meeting the users)」,只因想要接近使用者,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
CAMPMOBILE 有著新創公司的思維與行動力,不斷進行許多前端與大膽的測試,有趣的是,這裡的員工稱為「camper」(露營者),campers 每天聚在一起分享idea,在像是露營區的八角型會議室腦力激盪,討論累了,還可以到露營區的吊床稍做歇息,這些「露營者」的學科背景都成為跨領域施展的起點,在不同的職位中融合貫通。
元滿鎬表示,以前在母集團開發App 大多採防禦的方式,對全球市場不採攻擊策略,但CAMPMOBILE卻是實驗導向、積極作為,從路上行人的使用者經驗看到需求,就能立即作出相應的App。現在,身處在資訊過曝的社群網絡時代,這群關注「人」的科技人類學家,還看到了人們對隱私的渴望。
隱私又親密的溝通 有價值的珍貴訊息
LINE 的崛起挑戰了facebook 執行長馬克.佐克柏曾說的「隱私不再是社交規範(Privacy is no longer a social norm)」,宣布注重隱私的時代已經結束;LINE 不隨意搜尋不認識的人,將立基於親密(closeness)的人際網絡持續發展,承接此核心概念,CAMPMOBILE 要用LINE BAND 深化每條關係線。
LINE BAND 挑戰facebook「半公開」的隱私設定,也挑戰興趣社群的「原本不認識的同好」關係,將產品
定位為「隱私的親密社團」。LINE BAND 將LINE 上的親朋好友作分類,以群組方式散布想要溝通的訊息,元滿鎬表示,「親密又隱私的溝通空間,會是很大的利基,」只要用戶人數達到一定的量,以每個用戶為核心的交友圈將層層堆疊,同時共存成新型態人際光譜圖。
在B2C 上,LINE BAND 以「私密圈」為核心標的,開設的類型以情侶、家人、社團居多,使用者在環環相扣的「同學圈」、「同事圈」、「家庭圈」中緊密溝通,用影音、留言、時間軸記錄每天的交流軌跡,累積成為重要、有價值的珍貴訊息。
在B2B 上,LINE BAND 將取代e-mail、甚至是現有的LINE,成為企業端內部的即時溝通管道,企業用戶的潛在需求也是催生LINE BAND 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企業用戶的官方帳號為例,LINE 群組聊天的上限為100 人,LINE BAND 的容量則高達1000 人,後者兼具「多人」與「私密」的特點,讓企業內部掌握與流通訊息更為隱私、快速。
在政府的應用層面上,日本311 海嘯引發大量的即時通訊需求,人們當下最想聯繫的是最熟悉的親友,LINE解決了當時因天災造成電話線路不通的困境,也廣泛地運用在急難救助消息傳遞。現在,泰國警方也使用LINE 作為溝通平台,即時傳遞訊息與回報工作進度,LINE BAND 的隱私與高容量可望更能符合政府單位的需求。
2012 年8 月才問世的LINE BAND,推出至今約10個月,全球用戶數突破1000 萬人,LINE BAND 的高隱私讓使用者擺脫隱私設定的麻煩事,重要的資訊不會再被對話串淹沒,影音可以分門別類的收藏,甚至不用擔心備份問題,這些「有價值」的訊息統統都儲存在雲端上,LINE BAND 集結行動通訊軟體的優點,繼續延續「強連結」溝通風潮。
Daeseong Kim 指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LINE BAND 延續LINE 強調強連結的核心,進行人際關係深化,畢竟,這些「私密圈」所產出的珍貴訊息,才是人們重視的溝通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