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4年要累積200萬

25萬幸福理財經驗 2

馬恆瑞
user

馬恆瑞

2004-11-01

瀏覽數 3,700+

4年要累積200萬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目前25歲的陳家寬,相準金融服務業是台灣未來的熱門產業,自數學系畢業後,就直接進入了保險業工作。才踏入職場一年多,就因為業績表現優異升任業務襄理。他最大的夢想是在台北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歐式餐廳,短期理財目標是在工作4年內存滿200萬,作為創業資本,所以從工作的第三個月起,就有計劃地抽出薪水的一部份作理財投資,目前累積投入金額約為25萬。保險業每月的薪資隨業績波動,陳家寬目前平均每個月從薪水抽出2萬4000元作投資,平均分配在3個投資標的上,包括:投資型商品、股票與外幣。

買保險有保障

在基金方面,陳家寬在選擇基金時,主要以5年期收益和10年期收益這兩項經濟指標來作考慮,年複利在5%~8%的就算是表現十分良好的基金。基金種類方面,他也選擇較重視顧客長期、穩定獲利的海外基金,譬如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德勝德利歐債與國際債券就是符合他個人考量的基金,投資一年多以來,獲利約在5~10%。規劃保險時,陳家寬以長期投資觀點為考量,選買醫療險和壽險保障家人權益,不考慮儲蓄險,以保持現金流動。

逢低買進策略

在股票方面,陳家寬以觀察消息面、依據事件發生、短期進出股市的方式來獲利。平日他每月固定匯入8000元到專為投資股票的所開帳戶內,當政治或社會事件發生,市場恐懼心理使得股價下跌時,他就在低點買股進場,等價格回到基本面再脫手出場,並沒有設立特定的停損停利點。視國內外情勢發展,每年約有5到10次的進場機會。目前為止,他的股票投資獲利率約為20~30%。在外幣方面則以美金為主,同樣每月存8000元進入個人投資外幣的帳戶,再視市場波動,低價時進場購買。

心得:要先了解自己

陳家寬建議30歲世代的投資人,在理財前先設定短期或長期目標,並客觀評估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了解自己的理財目標和風險承受程度後,才能決定最理想的理財方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