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丹麥設計,就會想到「丹麥4大巨匠」的經典椅,在獨有的藝術思維及元素啟發下,將設計與傳統工藝結合,完美地詮釋了經典設計的面貌;但隨著大師凋零,丹麥設計後繼還有力嗎?
是的!不斷有丹麥建築師出色的作品落成,例如以8層漩渦式中庭貫穿的University of Aberdeen新圖書館、比比薩斜塔更斜的設計酒店Bella Sky Comwell Hotel;也不斷有令人眼睛一亮的優秀設計產品誕生,例如被MoMA收藏的Biomega自行車、音質與外型兼具的B&O音響;至今,丹麥在設計舞台上仍是天王巨星。
丹麥被稱為「設計師的搖籃」,無論在建築、家具、室內設計、工業產品、城市設計等不同範疇,精神與理念都為人所推崇。觀察丹麥出品的設計,線條簡單乾淨的美學態度,它不譁眾取寵,而是以一種怡然自得的方式吸引愛好者。但現在,丹麥設計又向前先行一步,邁入一個設計新時代:透過設計改善生活、改善城市、促進經濟交流,為未來社會所遇到的問題,創造出有效的產品和設計方案。
亞洲設計界年度盛事香港設計營商周(Business of Design Week),2012年夥伴國家丹麥的多位創意菁英,這次特別來到香港,分享他們透過設計技術、創意產業及品牌管理等,實踐「丹麥設計社會」(Design Society Denmark)的理念。
《30》特別飛到香港,帶回第一手香港設計營商周的「丹麥設計社會」概念,從建築、空間、產品、時尚4大角度,在實例中找到目前全球最前衛的設計思潮。
「建築不可以平淡無奇,它必須有勇氣表達出自身的價值和可靠性。」丹麥建築師Bjarne Hammer在荷蘭海牙軍事法庭總部大樓裡,設計了大面積的開放空間,花園植物更伸延至向來被認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法庭內,相對於一般法院大樓重門深鎖,這種設計是相當具革命性的,因為他認為,「這樣才能展現出信任、希望和對正義及真理的信心。」
「假如能讓人們覺得騎自行車很酷,那將對社會產生多麼巨大的影響!」設計師Jens Martin Skibsted「重新定義自行車」的想法始於一次巴賽隆納之旅,他看到聖家堂、奎爾公園、米拉之家等高第的現代主義建築,從中獲得靈感。「高第的建築雖然非常昂貴,但卻能在城市環境中發揮很好的作用。」為了改善都市交通與汙染問題,讓自行車代替汽車成為人們都想擁有的交通工具,他的解決方案,便是集「新奢華主義領先者」和「完美科技先驅」美譽於一身的Biomega自行車。
丹麥設計,已經超越了一般人推崇它的美學、精湛工藝;丹麥設計,不只是為了討好視覺,更有一個深刻的願望:為社會設計、為改善人們生活設計。
01 建築
綠色天窗與美感大樓的雙人舞
漩渦狀的哥本哈根藍色星球國家水生館,外型和周遭海洋融為一體,儼然成為大洋中的漩渦,將遊客全都捲進水底奇觀之中。一分為二的Bella Sky Comwell Hotel,兩棟大樓分別向相反方向傾斜15度,似一對相互錯開正在跳舞、又有些害羞的情人。
Kim Herforth Nielsen的作品就只是外觀讓人驚豔嗎?當然不!
這些設計,都根源於他信奉的「建築形塑行為」(Archi-tecture Shapes Behavior):人建造了建築,建築再回過頭來塑造了人,建築可以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影響人的心情。
所以,他的建築可以讓人們聚在一起談話、讓教室裡的學童安靜下來、激起人們的熱情並產生行動,甚至可以塑造企業文化、鼓勵人們發現新方法、發掘城市與自己本身的新面貌。
就像由83個稜鏡式採光天窗組成獨特屋頂的米澤爾法特(Middelfart)儲蓄銀行,將充足陽光帶到室內,開放的階地向廣場伸展,讓銀行大樓除了是理想工作環境之外,也是居民休憩空間及聚會場所。荷蘭Nieuwegein市政大樓,螺旋而上的雕塑樓梯連接圖書館、市民服務中心、咖啡廳,眾多功能設施創造了在市政大廳中一整天的生活。
還不止如此呢,要求細節的3XN,由Kasper Guldager Jor-gensen主持創新科研小組「GXN」,力行「綠色建築文化」,所以,Bella Sky Comwell Hotel藍白斑駁的外牆是遮陽節能的象徵,米澤爾法特儲蓄銀行以塑膠管嵌入預製混凝土頂板來調整房間溫度,建築的美感更真實地轉變成生活的品質。
02 空間
有溜滑梯的辦公室&沒有圍牆的學校
什麼?樂高(Lego)的辦公室就跟樂高玩具一樣有趣好玩?
色彩鮮豔的誇張家具錯落有致、猶如輸送帶一樣的金屬管子連結上下樓層,由Rosan Bosch設計的LEGO丹麥總部開發部門(PMD)辦公室,將這個世界上最長青的創意品牌所代表的快樂童真及無限想像注入空間之中,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想像力和溫馨感。
在Rosan Bosch的作品中,無論是為企業創造更高市場價值、幫助改善學校或教育機構、抑或為舊社區注入新生命,她始終都關注一點:透過設計,是否可以切實地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改變。
你如何不用牆創建一所學校?這是Rosan Bosch另一個為人所熟知的作品:獨創新猷的瑞典Vittra Telefonplan學校。
在這個沒有圍牆的開放式學習空間,你看不到一間間教室及整齊課桌椅,取而代之的是富有藝術、裝飾風格的創意空間,似有若無的隔間方式,卻沒有實際切割,形成許多個既可自成一體、又可和別人互動的角落,無論要進行小組活動還是個人閱讀,只要找到最舒服的位置就可以了;鮮紅色的牆壁、豔黃色的地板、藍色的冰山狀樓梯、綠色的異形沙發,為不同的學習設定不同的場景,「洞穴」、「實驗室」、「營火」逐一誕生。
這些非傳統空間設計,異想天開的格局看似無邊無際,但其實最終仍回歸於人性。難能可貴的工作與學習經驗,就在這些創意空間中萌芽。
03 產品
瑞士蛋糕捲與家庭沙發的混搭風
瑞士蛋糕捲與沙發、手動車輛起重器與辦公桌,這種看似無厘頭的組合,開啟了產品設計新的可能性。
這可不只是好玩而已,劃時代的混搭風(Mix&Match)來了!在Lars Larsen與Jens Martin Skibsted的想法中,每件產品都充滿了可能性,就如同達爾文適者生存的生物演化,產品設計也可以結合其他元素,讓這些可能性加以發揮、不斷演化。
這種參考其他產品,將其中元素放進設計中的混搭風,就像他們2人與建築師Bjarke Ingels共同創辦的設計公司KiBiSi,3人不同的才能融為一體:既有設計公司的生產祕訣,又有前衛建築概念,更有理念驅動創新與品牌意識。
他們以簡單直觀的方法去解決複雜的設計難題,在一般家庭生活用品裡找靈感,加上獨特風格和改變之後,賦予原本平凡的產品更方便的功能和更亮麗的外表。
取材自甜美瑞士捲形狀的Roulade沙發,集創意與實用於一身。可隨意手動調節桌面高度的工作桌XTable,靈感來自於手動車輛起重器和燙衣板的傳統機械原理,帶來工作上另一種新體驗。BRICK沙發則以建築磚牆為靈感來源,片片堆疊的方式讓沙發別具味道。Biomega自行車把讓褲管髒兮兮的傳統鍊條變不見,讓自行車成為一件時尚豪華的單品,掀起一場交通工具的新革命。
混搭、簡單,正是Lars Larsen & Jens Martin Skibsted設計的主角,簡潔設計及意想不到的細節趣味,充分演繹北歐設計的獨特風情。
04 時尚
簡練的、典雅的、解構的,新銳時尚走上永續伸展台
全長約3公里的走秀天橋、超過300名模特兒、逾300套服飾,一筆新誕生的金氏世界紀錄!
這場在去年底以香港維多利亞港為背景的時尚秀,幕後推手之一是外貌如模特兒般的Eva Kruse,嬌小的她帶領丹麥時尚界跨入新領域,更改變了人們對美的定義。
過去,一季汰換過一季的時尚業向來與可持續發展絕緣,Eva Kruse則致力於讓丹麥時尚業朝這個方向邁進。她認為,時尚不應該只是美麗、性感,人們應該在盡可能降低對地球生態影響的條件下,一樣穿得美麗。
也就是說,選擇可持續性的時尚,並不代表需要放棄各種色彩與新潮款式,這需要透過設計師們的巧手,並藉由新技術和新材料,帶來別具心裁的變革與啟發。所以,在她的主導下,時尚的設計將會與工業設計、電子科技結合得愈來愈頻繁,發展出各種跨界的無窮想像。
也因此,開心果樹葉的淡綠及南瓜香甜的金黃、絲質T恤上的藝術家插畫、拼貼與撞色..,每年2月及8月的哥本哈根時裝週(Copenhagen Fash-ion Week),在巴黎、紐約、米蘭和倫敦4大時裝週之外,全球時尚圈還迫不及待,想看看這座丹麥的時尚之都在新一季度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大驚喜。
這期間走在哥本哈根,你可以發現,市政廳與溜冰公園成了秀場,街頭就是藝術展,原來前衛也可以很優雅,優雅也可以很有趣,時尚無處不在,又是那麼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