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城市」(以下簡稱「九城」)的朱駿給人留下的印象似乎有點曖昧。
很多人似乎並不喜歡他,但又都說不清為什麼。如果說僅僅是因為他「穿襯衫前三顆鈕扣永遠不扣」,那麼他前面還有著大把穿著拖鞋出席所有場合的矽谷菁英;如果說僅因為他所從事的是千夫所指的線上遊戲行業,似乎也不是關鍵原因所在。
但人們又不得不承認,朱駿是上海這塊「並不出產企業家」(編按:「上海不出企業家」的典故出自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張軍的書中所言)的土地上最好的商人之一。
他有著過人的投資眼光,早在1998年,就在香港註冊了遊戲公司「Gamenow」,是中國最早投身線上遊戲的商人。他有著超強的市場行銷能力,2004年,他帶著自己全講英文的隊伍,每個人的T恤上都印著「同時上線50萬(人)」的字樣,取得了世界上最好的MMPORPG(大型多人連線角色扮演遊戲)《魔獸世界》的中國代理權。同時,他還是個超級銷售員,在九城股價接近歷史最高點時,以15%的股份換得國際電玩巨頭「EA」(藝電,Electronic Arts Inc.)1.68億美元的現金注資。
當記者走進九城位於浦東張江的辦公大樓時,看到的是一個言談舉止汪洋恣肆的「超齡頑童」。年逾不惑的朱駿一身黑色休閒裝,毫無戒備地接受攝影師的各種「挑逗」,在辦公室最外間被打通的陽台上前後翻飛,身手矯健。
面部表情過於豐富的人,往往容易招致不信任感,但他的坦率到底,又不得不叫人佩服。比如他談到自己的成功,「哎呀,運氣嘛,運氣很重要的。」-- 這真的很令人疑惑,他是真的如他所表現的那樣真實率性,還是僅喜歡在媒體面前耍寶?
當然,無論如何,輪廓鮮明、跳脫生動的人物總會是媒體追逐的寵兒,朱駿一定深知這一點。
英雄不問出生處
在中國,似乎每一個成功商人的背後,都有著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或暗箱操作。這使得公眾形成了一種思維,懷疑每一位富豪的正當性,並喜歡在茶餘飯後竊竊私語那些道聽塗說的八卦,對於被認為是最陽光的網路菁英,也不例外。
關於朱駿的一個說法,是他有著很深的「背景」。
當記者問起時,朱駿的回答是:「我有背景?我有背景陳天橋(編按:中國大陸知名網路發展公司「盛大」的CEO)還在這裡啊?」他指著窗外盛大公司的辦公大樓,言語之間,彷彿忍不住要笑出來,接著說,「我媽以前是個小學老師,校長。中國的小學老師,就是那樣的,誰都不買誰的帳...」
有一種說法是,1980年代中期,朱駿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的機械系,只上了兩年就退學了。大學肄業的朱駿曾經做過「桑塔納」(編按:上海大眾汽車的知名車款)的銷售。當時賣一輛桑塔納可以賺2500元人民幣,朱駿在那裡忙了一個月,一輛車也沒有賣出,還白白付了500元人民幣的咖啡錢。
27歲那年走出國門給他的人生帶來的巨大影響。
根據他自己的講述, 當年的他和每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一樣,對前景感到一片茫然。「總體來說,我不知道在中國我能賺什麼錢。飛機大炮有人做,房地產全部都是有錢人,人家做的東西,都是我不能做的。所以我就在美國看,到處看,美國有的還有什麼中國沒有做的。」
朱駿的話,已然真誠地表達了一個年輕人對新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及對於成功的巨大渴望。「我當時出去是工作的,每天的工作時間不長,我就有很多時間看美國的情況,研究美國的市場,然後琢磨我以後在中國怎麼賺錢。」他說,「後來發現,美國做成了中國還沒做的,唯一就是網路市場和線上遊戲。網路市場有搜狐、有新浪(編按:搜狐、新浪皆是大陸網友愛用的網路平台),肯定比我做得好。我看到線上遊戲,在美國是有機會的,於是就進去了。」
1998年,朱駿帶著在美國期間跑房產仲介賺來的50萬美元資金,在香港註冊了名為「Gamenow」的外資公司,自任CEO兼董事長,占股60%,其他創業者持股40%。其後2000年,公司改名為「第九城市」。有研究報告指出,九城的個人平均上線時間為中國之最,網友上網時長列中國前十位,是「目前中國最有黏度的網站」。
向左走,向右走
2005年10月,朱駿把九城遷出上海最昂貴的辦公大廈之一──中信泰富,在張江(編按:即「張江高級科技園區」,位於上海浦東,亦是地鐵二號線的終點站)安家。和九城共用一個門牌號,並佇立在它對面的,是另一個聲名顯赫的線上遊戲公司:盛大。所以人們常常開玩笑說:「盛大向左,九城向右。」
朱駿對選址的解釋是:「我這個人喜歡學習人家成功的經驗。陳天橋挑這個地方挑了一年,他肯定有他的考慮。這個地方很好,我還需要做什麼?直接搬過來就是了!」
他的這套邏輯,還被他用來解釋九城的戰略選擇。「我1999年成立的公司就做遊戲,那時候陳天橋在幹嘛?這無所謂,起得早不一定做得好,但至少起得早跟得好,我們也沒有輸。陳天橋做了《傳奇》,我一看他做得好馬上就跟進。陳天橋是一萬個人中的一個生命周期,他偶然地做了遊戲,不管是陳天橋、李天橋、張天橋,賭贏了就贏了。我是誰賭贏了我就跟在後面,這樣我肯定贏。」
事實上,九城也並不是一直都跟著盛大走。正如「盛大向左,九城向右」這句話所指的,並不僅是這兩家線上遊戲巨頭在地理位置上的差異。
2001年盛大代理《傳奇》,開發Esales系統解決了最關鍵的支付問題,並以此一飛沖天。第二年,原本以線上虛擬城市為主業的九城立即簽下了韓國另一款成功的遊戲《奇蹟》。隨著陳天橋成為中國最年輕的首富,以代理國外遊戲維生的線上遊戲公司在2004年達到了兩百家。這個沒有行業壁壘的藍海,迅速淪為紅海,狼煙四起,混戰不已。
這時盛大毅然走向了轉型之路,先是在美國納斯達克二級市場伏擊新浪股票,號稱要做網上的「迪士尼」,之後又大張旗鼓做「盛大盒子」(編按:寬頻娛樂電腦,即將電視升級為網路終端,使用戶能通過電視享受互動娛樂和資訊),希望繼占領遍布城鄉的網咖後再占領3億中國人客廳的電視遙控器。而這時的九城,似乎是要將代理遊戲之路一走到底——朱駿用天價簽下了《魔獸世界》。
當時的媒體紛紛用「豪賭」來形容朱駿的行為,因為傳聞《魔獸世界》的代理費高達1500萬美元,而且運行《魔獸世界》的伺服器成本是普通遊戲的幾十倍。而朱駿說到這裡兩手一攤:「我說是300萬,他們硬要說1500萬,我有什麼辦法?」不過顯而易見的是,九城為了運營《魔獸世界》,於2004年底遠赴納斯達克上市融資。
今天來看朱駿無疑是賭贏了。朱駿及九城的名字在中國已經同世界上最頂級的線上遊戲畫上了等號,而且這款遊戲從第一天起就在持續高增長地為九城帶來鉅額的現金利潤。仔細研究九城的財報就會發現,幾乎所有專案的營收損益都和《魔獸世界》息息相關。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任何線上遊戲都是有其天然的利弊。人人都看到九城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風險不言而喻。難道朱駿看不到嗎?朱駿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終於顯示出了一個成功商人的嚴謹和雄辯。「首先,九城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九城確實是把很多雞蛋放在一個一定能夠成功的籃子裡,但是九城也把兩三個雞蛋放在其他籃子裡,不是《魔獸世界》一個籃子。其次,說這話的人應該反過來看一下,所有的公司其實都是一款遊戲最成功,網易(編按:大陸以網路社群、網路遊戲為主要業務的綜合平台網站)是《大話西遊》,盛大是《傳奇》最賺錢,史玉柱(編按:大陸知名IT人士,創辦「巨人網絡」公司)就是《征途》,還有什麼?不都一樣嗎?憑什麼我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就錯了,他們就對了呢?」
「很多人認為《魔獸世界》是不敗的。」一位線上遊戲業的資深人士這樣對記者說,九城獲得了《魔獸世界》的代理權,好比眼看著容華逝去的姑娘,一朝躋入豪門,從此衣食無憂。
大頑童的足球夢
「人家都說我有錢了不養女人,養一群男人。」「張朝陽(編按:搜狐企業的CEO)有什麼啦,買個遊艇400萬美元。我玩足球,一年就是1000萬美元。這是中國最貴的奢侈品。」
這是一個男人的虛榮心。
2003年,朱駿買下了乙級隊上海天娜,更名為上海九城,開始介入職業足球。2004年,上海九城衝入中國足球甲級聯賽。2005年,朱駿再度出手,收購中邦足球俱樂部股份,建立上海聯城足球俱樂部。三年的時間裡,朱駿完成了中國職業足球的高調介入。2007年2月7日,朱駿再次出手,他以增資擴股的名義進入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並稱三年的時間,將會給申花注資1.5億元人民幣。正如他自己對記者說的:「我一年花1000萬美元總行了吧!」
一個知名的體育記者在談到朱駿時,曾提起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去報導球賽。剛坐下來,接到他們俱樂部一個工作人員的電話,說馬上到休息室去。他當時大概挑了兩三家上海比較有影響力的媒體,到休息室就看到他們在那發獎金。朱駿拿的是美元,拿了6萬美元,而且他說這6萬美元是他女兒一張卡上的壓歲錢,他說不是我發的,是我女兒發的。每個隊員,包括教練都是2500美元,就這樣去發,非常轟動。」
他說自己無論做足球,還是做線上遊戲,都是抱著娛樂精神,並不在乎被行業的後來者超越:「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做起來,不管誰起來都很好。史玉柱做得很好,陳天橋也做得不錯。每個人賺錢都很艱難,你看我賺錢有多少人罵?」
「你在乎人家罵你嗎?」
「當然在乎人家罵我了,不過也不可能人家全表揚我。但是錢是要賺的,只要是合法的錢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