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小隔間大生存

林正峰
user

林正峰

2008-01-01

瀏覽數 2,800+

小隔間大生存
 

身為辦公室小隔間資深住民的你我,對於小隔間的前世今生,其實很陌生。

有一個新數據勾起我對小隔間的興趣,根據洛桑管理學院(IMD)200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的資料顯示,台灣的年工作時數長達2256小時,排名全球第五!相當於每天工作12小時,一年工作188天。

我們待在辦公室小隔間的時間很長,有些人甚至比待在家的時間更長,在《30雜誌》的網路「小隔間調查」裡,竟然有小隔間的棲民,待在裡面長達五天五夜!

有趣的是,我們對它的了解卻很少。跟我一樣好奇的資深研究編輯陳竫詒,經過鍥而不捨的挖掘,終於找到它的來歷。

1968年,當時美國辦公室傢俱龍頭Herman Miller的設計師普洛斯特(RobertPropst)設計了小隔間,最初,他希望利用隔板和可移動的桌椅書櫃,創造出彈性的空間,讓使用者依自己的習慣,調整成「可移動的辦公室」。

誰知道我們這些後輩不肖,硬是把小隔間,從「動物」變成「植物」,從隨搭隨拆的「野地帳篷」,變成了難以撼動的「碉堡」。

小隔間裡,棲民各有生存之道,過去,總是老闆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但是小隔間棲民們真實的心聲是什麼,我們想聽聽看;因此,我們首次嘗試,透過網路調查,將小隔間的實況原味呈現,在一週內,湧進逾三百篇的精彩留言,有些看了讓人同情,有些令人捧腹大笑,有些提供了拍案叫絕的小隔間生存技巧。從中,我們精選了二十則,刊登在這期的雜誌上,與雜誌讀者們一起分享,就算立志當隻米蟲,米蟲也有Know-How。

不過多數力爭上游的小隔間棲民,更關心如何走出小隔間,搬進大房間。這期,ING安泰人壽執行副總林順才以親身經歷,跟《30雜誌》讀者分享了他從基層職員到高階經理人的四堂課,十分精采,每一階段,重點都不同。他談到第一次剛當主管時,因為不夠授權,結果是:自己累死、主管不滿意、員工不開心,落得三輸。他也提到,一個年年績效第一的高階經理人,最後卻淪落到被解雇的命運,種種經驗,發人省思。

「基金套牢了,怎麼辦?」這是本期另一個重要題目,拯救套牢基金的難處,在於每支基金的套牢程度不同,每個人的投資性格也不一樣,很難齊一而論。資深記者王念綺深入訪談基金專家與經理人,依據不同套牢程度與不同投資個性,以圖解方式,深入淺出,詳盡說明了解套妙招,請讀者一定不要錯過。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