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我想要賺快錢怎麼做?

可以,但投資不能超過6成

賴育漣
user

賴育漣

2012-10-19

瀏覽數 4,400+

我想要賺快錢怎麼做?
 

立鳴研究所畢業後,開始過著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的爆肝工程師生涯,他希望能在30 歲前盡快賺進人生的第一桶金。

對立鳴來說,雖然月薪5萬元,年薪可達約80萬元,但扣除房租、車貸、生活費等,每月存到1萬元算相當不錯,1年工作下來,手握有30 來萬元的可動用資金。

在目前市場上充斥薪水為輔、投資才是王道的理論,心焦的立鳴當然想盡快存到錢。他覺得股票市場賺得不夠快,因此開始接觸槓桿更高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個股的部分幾乎全數以認購權證,看大盤指數的多空則以期貨及指數選擇權進場。

果然立鳴在2009 年之際,進入台股市場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一開始以現貨看多為主,剛好遇到指數從金融海嘯後4000 點漲到8000 餘點的倍數行情,立鳴把30 多萬元的本金買多個股權證及選擇權,到2010 年4 月就暴增到270 萬元,報酬率高達8 倍。不過2010 年5 月中台股一度跌至7000 點附近,立鳴當時高檔遭套牢,他反手做空,行情卻在整數大關獲得支撐後又大幅往上,一來一回都看錯,讓他在期貨及權證市場短短1個月內就大賠150 萬元。

元氣大傷的立鳴退出市場,但在2012 年初,他看著今年可謂密集的總統大選年,台灣選完還有美國大選,行情不至太差,所以2 月時他再將9 成資金投入權證及期市,結果歐債危機仍舊猛烈,幸好這次跑得快,但近300 萬元資金僅剩65 萬元,暴賺暴賠猶如一場夢。我們請到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李沃牆以及大華期貨總經理任俊行幫立鳴解答疑惑。立鳴的問題出在哪裡?到底他該如何投資比較得當?

Q1:30 世代投資較高風險的衍生性商品,是不是可行,積極的策略是否會造成未達獲利目的,反而將手上資金吐光的窘境?

A:立鳴在衍生性商品市場大起大落,從大賺到慘賠,最大的關鍵並不是他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因為衍生性商品不是只可以「投機」,更有「避險」的功能,出錯的不是商品或是積極策略,而是他沒有考量「風險」及「獲利」之間的平衡。例如,如果用100 萬元資金1 個月可獲利10 萬及100 萬元,等於月報酬率1 成及1 倍,相信多數投資者都會選1 倍;但考量風險後,1 成報酬率最多賠5%,而1 倍的最高可能賠到50%,應該就會有超過8 成的人轉而慎重考慮先前答案。

當然投資人買賣之初,都是希望獲利,期貨及選擇權商品的槓桿倍數大,風險當然也比現貨更高,市場不乏傳出有看對行情賺到上千萬元的案例。但市場走勢瞬息萬變,如果對商品及行情的風險沒有明確認知,一味將資金一股腦兒投入,又沒設好看錯時的「停損紀律」,當然很可能將身家捐給市場。

Q2:期貨及選擇權究竟是什麼樣的商品,何以吸引年輕世代投入?

A:期貨及選擇權商品多空可彈性操作,又可當日沖銷,趨勢看對或看錯,可以馬上停利或停損,選擇權的槓桿倍數甚至可以高達10倍,成交量大的商品,投資人沒有無量難以進出的問題,不管是避險或投機都是不錯的工具,且選擇權商品以權利金計價,甚至只要上百元就能進場參與連結標的的漲跌。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台灣市場單日指數及個股漲跌幅有7%限制,但指數選擇權或是權證的槓桿倍數驚人。以指數選擇權為例,9月14日為台股加權指數大漲達159點,收在7738點,10月份7700點的指數選擇權從前一天權利金收盤價82點,若13日尾盤買進,漲到19日收盤178點,每點權利金50元計算若看對一口就有4800元(96點X 50元)的潛在獲利,最大的損失則是82點的權利金(82點X 50元=4100元)。在波段行情發動之際,選擇權從個位數的權利金上漲數百點都有可能。

Q3:立鳴大幅虧損,父母擔心他最後血本無歸,希望他不要再碰衍生性金融商品,他是否應該退出?

A:不是說立鳴不能再投資,尤其嘗過大舉獲利的甜頭後,大多數人都很難忘情,但是要懂得「風險控管」,建議他可以採取不同屬性的「資產配置」模式。

以他對風險的態度,現階段還有50萬元的資金中,若他認為他還年輕,可承受較大的風險,可將4成放在定存或是高殖利率的績優股或債券型基金等風險較低的商品,還有30萬元可在期貨及選擇權市場進出,並且嚴格設立停損點,即使高風險的資金賠掉,還有另外一層較低風險資金的保護,不要把「雞蛋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Q4:期貨及選擇權市場適合波段還是短線進出?

A:不管是期貨、選擇權或權證商品,都為衍生性商品,具有「到期時間」特性。以選擇權或權證來說,若到期時,連結的現貨價格在履約價之外,例如以82點權利金,買進10月份7700合約的看多認購權證,截至10月17日結算日,若大盤指數還在7700點以下,支付的82點權利金將歸零(全數虧損),因此不能用放著不管的心態來操作。功能多元,長線或短線端看操作策略,只是期貨的風險相對現貨較高,有些交易人會以當沖為主要策略,就是部位不過夜,可避免留倉的隔夜風險;但亦有中、長線的投資人,根據自己的需求,也有可能不斷換月轉倉,所以只要明白在標的有較大趨勢時,衍生性商品的波動會更大,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再擬定策略。

Q5:從立鳴操作來說,是否有可以精進之處?

A:從政、經因素、企業獲利等狀況來看,不管指數或掛牌公司都會有往上或往下的趨勢,立鳴進入市場時,正逢市場要走出金融海嘯的陰霾,多頭積極上攻,所以就會出現似乎「買什麼、賺什麼」的樂觀契機。

待指數來到8000點以上的高檔,與低點相較已是倍數上揚,震盪的機率提升,就需要更為明確的操作策略,若只是憑自己一時的感覺進場,又無法適時停損,當然資金就會暴露在高風險中。

建議立鳴可以多參加證券、期貨公司的說明會,進一步了解商品特性及建立適合自己的策略,更可參考各操盤手傳記等,看人家如何面對在市場上遭遇的問題,並在每次進場前問自己為何在此時進場的理由,以及該部位停損點、最大風險等問題,持續記錄,找出自己的優缺點,未來在投資之路更能持盈保泰。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