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練上乘內功才能飛龍在天

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教你

楊倩蓉
user

楊倩蓉

2011-10-31

瀏覽數 3,800+

練上乘內功才能飛龍在天
 

武俠小說的魅力,刀光劍影的繁複招式固然令人眩惑,逆境不斷的英雄如何一次又一次的重生,才是真正引人入勝之處。

這些武俠小說的英雄主角,在成為武林高手前,江湖所有險惡一定都被他碰上,為什麼在經歷各種磨難後,還能反敗為勝?憑藉的就是一股俠義之氣,最後反而化險為夷。

現實社會裡,也有人堅持這樣的信念。當逆境如海嘯般湧來,因為堅持做人的義氣,即使拼到少年白髮,即使得了躁鬱症,做人的根本絕不放棄,因為不放棄,反而讓他轉敗為勝,這就是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的故事。

26 歲創業,今年才37 歲的潘健成,已經是上市櫃企業老闆,2007 年,更一度登上「股王」寶座,他的創業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他如何度過逆境的動力,卻令人好奇。

別人一生中可能碰到的各種逆境,他的十年創業過程,幾乎全碰上了,從網路泡沫、資金募集、侵權官司、金融海嘯與財務危機,每一次的逆境幾乎都是公司生死存亡的關卡,卻偏偏都讓他挺過來。

也是30 世代的潘健成,擁有這個世代最重要的特質,那就是對於不公不義的事情,絕不容忍,為了伸張正義,就算讓自己身陷逆境,也一定拼到底。

馬來西亞華僑背景出身的他,從小因為家窮,白天他跟著父親到處耕地種菜,晚上家裡沒電視他就看書,尤其愛看武俠小說,武俠小說講的就是義氣,很早就根植在他的心中。這就是為什麼別人創業就是做生意,利字優先;但他卻把做生意當作行走江湖,凡事必講道義,利字擺後面,所以他有恩必報,有情有義。

抱著有情有義的信念,他相信英雄遇到再多的逆境,最後還是會有好的結局,而不講道義的人,最後結局一定不好。

俠義思考點1:不公不義,堅持不妥協

人在逆境的時候,最怕喪失動力;公義,是他撐下去的理由。

潘健成從來沒有想過創業,交大電機與工程控制系畢業的他,是標準的宅男工程師,一心只想在研發路上精進。但是埋頭研發的結果,讓他覺得認真做事的人,每月只能領幾萬元薪水,老闆及股東卻坐享股票及高薪,心中頓時覺得不公不義。

不公不義,讓他跳出來與研發團隊一起創業,但是這個理由,也為他帶來日後官司纏身。

2000 年,群聯電子成立,潘健成才26 歲,5 個創業夥伴平均年齡不到30 歲,沒有人看好他們。但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別人愈不看好,就愈硬骨頭撐下去,埋頭研發的結果,半年內就研發出全球第一顆USB 快閃記憶體的系統控制單晶片,也是全台第一支隨身碟。

2001 年公司開始獲利,更爭取到日本大廠東芝作為重要股東,眼看著事業版圖就要展開,卻在2002 年被舊東家提出侵權控告官司,要求賠償新台幣1.2 億元,當時群聯的股本也才6000 萬,現金不過4000 多萬,法院假扣押4000 萬,公司立刻面臨倒閉的危機。

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僑生,一群毫無社會經驗的創業團隊,連上法院都會發抖,如何打贏官司?如何面對剛引進的重要股東東芝?還得應付公司日常的營運,以及各項都需要現金的開銷。

潘健成非常痛苦,甚至得了躁鬱症,得吃肌肉鬆弛劑才能入睡,白髮更是紛紛冒出,這一年,他不過才28 歲。

面對這樣鋪天蓋地而來的逆境,其實他有一個比較輕鬆的解決方式,那就是解散公司一走了之,回馬來西亞。

潘健成生就一張娃娃臉,但是說起話來,直接、誠懇而且氣勢十足。他決定選第二條路,留下來,一邊籌錢、上法庭打官司,絕不解散公司。為什麼選擇這條看似絕境的路?他說,一切都是為了道義。他對公司員工有責任,一家公司倒了,影響的是員工的生計,他選擇奮鬥下去。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這場官司一打5 年,直到2006 年才達成和解,象徵性賠償百萬元結束。在這漫長而痛苦的過程中,潘健成常沮喪、絕望,壓力大到晚上睡不著。但是他也看清楚一件事,在職場江湖中,點滴都是恩情,尤其人在逆境時,如果別人給你兩顆饅頭,日後順境時,還給對方的絕對不是2 +1 顆饅頭,那是一輩子的義氣相挺,不計得失。

俠義思考點2:逆境中,做人更要有「格」

5 年漫長的官司,潘健成選擇面對它、解決它。他開始全力自救,把實際處境告訴股東、供應商與客戶,然後再談幫忙的條件。他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絕不苦苦哀求廠商與客戶無條件幫他,而是告訴對方,你用這個方式幫我,我找能力所及的另外一種方式報答你。

這是他做人的「格」。無論順境或是逆境,都要守住。於是,客戶答應給他現金,他就用打折的價格回饋;供應商答應帳款延後,他也盡量去想日後可以給對方什麼好處。而更重要的是,東芝選擇在他逆境的時候相信他,加碼投資,給了他救命錢,穩住了公司,從此,他對東芝義氣相挺,只要有需要,一定幫。

講義氣,很辛苦,不只是逆境時要憑這股信念活下來,順境後,繼續把義氣發揚光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07 年潘健成成了最年輕的上市櫃股王,但沒想到當年底,他又遇到另一項考驗。金融海嘯來襲之前,快閃記憶體供應過剩,造成價格崩跌,潘健成叮嚀業務主管不要買,以免賠錢,沒想到當年的貴人東芝出現危機,希望潘健成可以大量購買他們的快閃記憶體。

明知約一簽下去立刻賠掉數百萬美元,潘健成卻二話不說當場簽了。東芝兩次救命之恩他從來沒有忘記,他也自信這些損失不至於動搖公司財務;只是他沒想到,簽約之後卻碰到金融海嘯,而這些大量的庫存幾乎壓垮財務,公司股價更從600 多元,一路狂跌到36 元。

逆境,再度來襲,但是過去逆境時做過痛的功課,這次他反而沒有那麼害怕,從容面對。他決定斷尾求生,認賠清庫存,解決了公司現金周轉的燃眉之急。

對於客戶,他會以靈活的價錢來調整彼此需求,如果客戶買在貴的時機,下一張訂單他就會便宜賣給對方;就算是沒利潤的小訂單,只要是長期合作的客戶,他一定照接;相反地,如果對方無故挑釁,他一定反擊,絕不妥協。

潘健成說:「對好人不能做壞事,對壞人不能做好事。」這是他做生意秉持的一貫信念。

俠義思考點3:阿Q精神,凝聚向心力

2007 年群聯最賺錢的時候,潘健成在公司附近買了一塊3000 坪的土地,開闢給員工耕種,希望大家在工作之餘,就近就有一個轉換心情的空間。

潘健成站在這塊視野極佳的農地上,邊摘著菜葉邊拿起手機打回公司,催促著大家記得下班前來採收,免得可惜了眼前一片欣欣向榮的農作物,從地瓜葉、蘆筍、玉米、青椒到柳丁等,還特地聘了一位老農夫幫忙維持。

最近,景氣又有不樂觀的跡象。

潘健成想起2008 年海嘯,當時科技業裁員聲四起,加上屢放無薪假,他看到員工士氣低落,做了一件很不一樣的事:向全體員工保證,絕不放無薪假、不裁員。

這次,換他告訴大家如何度過逆境。他說,2000 年公司剛成立時,完全沒有本錢,還不是篳路藍縷走了過來,現在雖然碰到金融海嘯,公司卻有足夠的本錢撐下去。

他說,做老闆不能一季賠了錢,就忙著要裁員、砍員工薪資,之前賺的錢,怎麼算?更何況,員工的生計都來自於每月穩定的薪資,就算要砍薪,也該是高層主管。

不景氣反而讓他更確立他的俠義之道,裁員,不見得能解決問題,不如一起同心度過難關。信心喊話結果,士氣大振,3 個月後,公司開始賺錢,2009 年就迅速脫離谷底,潘健成做的第1 件事,就是馬上給員工加薪,謙卑、感恩是他堅持的做人之道。

雖然眼前山雨欲來,但走過幾次大風大浪,潘健成給大家的建議是,人要學會適應逆境,就像走進黑暗的山洞,害怕也一樣要走,在黑暗中,不必去多想明天會如何,因為想也沒有用,反而該專注在每天要做好的事情上練功,一旦景氣回轉,機會就是你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