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全球瘋「風格演說」的TED,為什麼可以這麼吸引人?18 分鐘的演說,關鍵元素:故事、熱情、人性化,讓「TED 式風格」演說成為專有名詞,代表的意義就是好、動人的。
歐巴馬如何把演說的力量帶回美國政治界?在一場接著一場的演說當中,用他激勵人心的願景、讓人奮起的修辭,以及充滿魅力的風度,不僅激起如雷般的掌聲,更在他的聽眾當中激起真正的改變,點燃了前所未見的政治運動。
有效的溝通、說服的藝術、表達的力道,都可以透過風格打造增強力度,產生如TED 或歐巴馬般的魔力。
五種類型,你屬於哪一種?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理查• 謝爾(Richard Shell)將說服風格分為五種:
1強力主導型:在表明自己觀點時,說話音量高,不會顧忌聽眾,勇於大聲說出自己想法,且不喜歡根據說服對象做調整。一旦有足夠的權力在手,會強硬地主導事情的走向,喜歡說「就照我的方式做吧,因為這才是正確方式」。
2溫和指揮型:同樣以自我主張為主,但會以從容、克制的舉止和風度,用一種不張揚的自信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因此,聽眾會表現得比較有耐心。這種從容的方式賦予了力量,得以在說服過程中展示權力和專業性。
3積極推動型:個性外向,關注社會環境,熱中社交,擁有真誠直率的風采,有意見但合群,會炒熱氣氛,比較傾向於從對方的觀點進行說服。
4 幕後操縱型:講究實效,從不逆來順受,會以對方觀點為主,很懂得別人想要什麼樣的利益,但表達想法時比較內斂,屬於厲害的策略家,擅長隱於幕後,悄無聲息地發揮說服力。
5 持平倡議型:適度的直接和熱情,又不乏堅持,但絕不大喊大叫。雖然在乎對方的感受,但也不會放棄自己的觀點,借助經驗和判斷力來表明自己的立場,極力在自我與他人觀點之間追求平衡。
無論你選擇哪一種說服風格,都有可能是成功的說服者。找到適合你的說服風格,就是你說服他人的第一步。
極致擅長,補強短處
要找到適合的說服風格,首先必須要先了解自己所擅長的部分,進而發揮它到極致。
曾經擔任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的律師林靜萍指出,說服力不一定要仰賴好口才,挖掘個人的特色,並且恰如其分地展現它,會比強迫自己訓練好口才來得實際。
再者,對於自己較缺乏的項目,可以靠不斷練習來補強。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曾為口吃所苦,但他不斷充實自己、補強他口語的表達能力,現在不但成為著作等身的教授,更有接不完的演講。就連每年演講超過180 場的作家吳若權,開始時也是在家靠著對著一張張投影片,練習掌握重點與控制演講的時間。現在的他早已不靠稿子,也能輕鬆地與台下聽眾互動。
自己的風格就是最好的風格,卡內基說得很好:「只要你不造作,完全順著個性自然的表達,就沒有人能講得和你完全一樣。這就是你最寶貴的資產,你要珍視這項資產,要保有它,培養它,它一定會使你的演講真誠而有力量。」好的說服風格,帶有火花,那正是讓一場演說或簡報在結束後,仍然能持續在聽眾心中留有熱度的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