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精緻,藝術,量身打造,獨一無二。這些形容詞,拿來形容頂級精品,你一定會贊同。但是你有想過,這些形容詞,也可以放在糖果上嗎?
有一群設計師,他們不用紙筆、電腦、布料、皮革創作,而是用糖創作。調入各種繽紛的色彩,他們的雙手會施展魔法,為你變出專屬於你的、獨一無二的手工糖果,他們就是目前全球最夯的新工作──糖果工藝師。別小看這個行業,全球有此技術者只有數百人,因為有技術門檻,薪資可以上看3-5 萬元。
用糖果創作的藝術家
透明的圓罐裡,裝滿五彩繽紛、形狀各異的各色糖果,像琉璃一樣美麗,彩色的糖果放在口中,甜蜜的感覺從口中擴散至全身,即使糖果吃完,甜甜的回憶仍在心中迴旋不去。
長大之後,許多人不再吃糖,改吃昂貴的手工巧克力、法式甜點、當季水果塔。糖果的滋味,遺失在成長途中。但是許多人卻在東區的巷弄之中,一家小巧的糖果店──西班牙糖果品牌Papabubble 裡,找回童年的美好回憶。
走進不到10 坪的狹長店面,整個空間充滿聞到甜蜜的水果香氣,店內陳列著一包包精巧可愛的糖果,直徑不到1 公分的糖果裡,居然藏有檸檬、蘋果、草莓、香蕉、長頸鹿、愛心等各種圖案,紅白相間的糖果裡,寫著美麗的雙喜字,就像是童話故事中的糖果屋,處處充滿驚奇,再鐵石心腸的人,也會忍不住踏入店中。
L 形的開放式製糖平台裡,有人忙著將剛煮好的糖倒在鐵板上,不畏高溫地調入顏色,用鐵鏟翻攪直到顏色均勻,糖果從液體慢慢凝固,就可以拿起來在掛勾上拉扯甩動,有人把糖漿擀出的皮,層層包裹之後滾成圓筒狀,然後延展成細細的棒子,再用鏟子一塊塊切下來,就是剛做好的新鮮糖果。
店員熱情地拿著剛做好的糖果請客人吃,帶有餘溫的糖果一入口就轉為冰涼,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滿滿的笑容。
這群用糖果帶給人們快樂的人,就是糖果工藝師。
用糖果 實現小小夢想
店長林怡蕙與Papabubble 的初次見面,不是在西班牙,而是澳洲。當時她獨自在國外念書,有天蹺課閒晃時,經過一家叫「SUGA」的糖果店,喜歡吃糖的她忍不住被吸引,意外發現一個從未看過的新世界。
「請你吃糖!」林怡蕙說,店裡的師傅會在客人面前製作糖果,還會請每個人吃剛做好的、帶有餘溫的糖果,快樂的氛圍也讓她的苦悶寂寞一掃而空。糖果雖然好吃,但她最喜歡的,卻是他們與客人的互動方式。
如果可以開一家溫馨的糖果店,該有多好?每個人心中都有幾個天馬行空的創業夢,例如夢想開一家咖啡館,但是靈光乍現之後,很快就會被現實生活所澆息,林怡蕙也不例外。
主修設計的她回到台灣工作,在無止盡的忙碌與耗損中,她回想起幾年前的小小夢想,但是這次她沒有停留在空想,而是付諸行動。
林怡蕙直接寫信給Papabubble 創辦人,表示希望將Papabubble 引入台灣。當時他們已經離開澳洲,改到西班牙開店,對方並沒有馬上答應,因為製糖需要大量體力,一般女孩子難以勝任,所以林怡蕙花了一年的時間,經過幾百封的信件往返,再親自到西班牙學藝,終於取得台灣代理權。
令人忘卻煩惱的夢想家
在糖果店裡工作,對喜歡吃糖的人而言,無異是一份夢想中的完美工作。但是想在Papabubble 工作,可不是喜歡吃糖就能勝任。
想要在小小的糖果中做出各式各樣的複雜圖案,做起來沒有想像中簡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空間感的概念。檢視店內糖果工藝師求學背景,清一色都是商設、工設背景居多,有人學繪圖,也有人學雕塑,即使不是設計背景出身的店員,也具有一定的美感及設計能力。
但是除了設計能力之外,體力也是重要考驗。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說,「寫長篇小說的作業,根本是肉體勞動。」糖果工藝師的工作也不像想像中浪漫,除了畫出設計圖之外,還要做出實品,剛煮好的糖又熱又重,每個步驟都需要耗費大量體力。
Papabubble 平均一天要做6 鍋、總重大約50 公斤的糖果,剛煮好的糖平均溫度高達200 度,他們必須趁著糖還沒冷卻時進行調色,甩糖、拉糖、塑形等作業,捲起衣袖,每個人手上布滿燙傷的痕跡。一開始,林怡蕙和妹妹連3 公斤的糖都甩不動,現在已經可以面不改色甩出10 幾公斤的糖。
Papabubble 的特色就是開放式的製糖空間,店內客人不但可以近距離觀看,有問題時還可以隨時詢問糖果工藝師。曾經有個員工,樣樣都好,唯一的缺點,就是面對人群容易緊張,只要店裡有超過3 人,他的手就會抖到無法切糖,即使技術再好,仍然不適合擔任糖果工藝師。
強調人與人的接觸交流,讓Papabubble 不只是一間糖果店,更像一個交流分享的空間。「如果只是愛吃糖,我為什麼不開小豆苗就好?」當初在澳洲吃到的手工糖果,讓林怡蕙忘卻獨自在異鄉求學的寂寞,小小一顆糖,能讓人忘卻煩憂。現在也有許多小朋友每天都會來店裡吃糖,雖然他們買不起,但林怡蕙卻認為,如果他們可以在這裡得到快樂,有何不可?
糖果讓人能夠忘卻煩惱,只記得淡淡的果香及甜味。
手工訂製 創造市場利基
在引入Papabubble 之前,台灣並沒有類似商店,沒有人知道這種高價的手工糖果,在台灣是否具有市場,對於林怡蕙一開始投入的成本就超過600 萬元,周圍的親友並不看好。
由於手工糖果價格較高,林怡蕙一開始就鎖定消費力高、追求新鮮的東區作為店址。但是卻被房東質疑,在競爭激烈、寸土寸金的東區中開設「柑仔店」,真的行得通嗎?最後她和妹妹還做了厚厚一本資料,詳細介紹Papabubble 的產品及故事,才簽下合約。
「租個房子,居然還要先簡報!」回想起這段往事,林怡蕙早就不生氣,只剩下淡淡的無奈及自嘲。講到糖果,一般人總會聯想到雜貨店,或是小豆苗裡各式的廉價糖果,沒有人知道究竟什麼是糖果工藝師,也沒有人會把「糖果」跟「藝術」連結在一起。
幸好,台灣人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比他們想像中更高。手工糖果的定價雖高,但是講求品質、設計、稀有、精緻的精確定位,讓他們一開店就找到客群,不但吸引了媒體報導,藝人蕭亞軒的專輯「鑽石糖」,也主動找上Papabubble 合作。Tiffany、Fendi 等精品也看中他們產品的設計感,希望Papabubble 也能為他們打造量身訂做的糖果。
除了零售之外,客製化訂單占了Papabubble 營業額的5 成,其中又以喜糖為大宗,不少公司行號會在特殊節日或活動時訂製特殊糖果。Papabubble 一開始只有4 位糖果工藝師,目前店裡已經有9 位糖果工藝師,但是遇到特殊節日或有大筆訂單時,往往還是忙不過來。
即使在Papabubble 就可以看到手工糖果完整的製作過程,但是看起來簡單,其實每個步驟都有極高的門檻,難以模仿。Papabubble 已經開店2 年,目前仍未出現競爭者,獨占客製化糖果市場。常常有人表示希望加盟,但是林怡蕙堅定地說,手工糖果的核心價值就是獨一無二,不考慮開放加盟,未來即使有展店計畫,也只會考慮在中部及南部各開一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