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重溫被愛的感動

夢想與愛的使者—夏卡爾

許綠芸
user

許綠芸

2011-04-01

瀏覽數 4,950+

重溫被愛的感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對愛萬物的人而言,一切都是非常清晰的。相反的,對不懂愛的人,我能說什麼呢?」 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 1887 ∼1985)

這是一個心中充滿愛的藝術家,在他的作品裡,看不到對時局的憤怒不滿,或是對現況的埋怨怨懟,即便他不只一次流落異鄉,直到走的那一天,仍沒回到故鄉;即便他因為猶太人的身分,被關進牢中;即便面對摯愛妻子的病逝⋯⋯,在俄國藝術家夏卡爾,跨越20 世紀的創作當中,你很難不被他的「愛」所感動。

繽紛的鮮紅、靛藍、亮黃,裝飾點綴著跳躍的色彩,公雞、牛、小丑、新郎新娘等等愉悅的符號,加上飄浮在半空中,彷彿天使的人物,夏卡爾的作品,總是充滿生命的活力能量,看他的畫,就好像在欣賞一整組巴哈的現代版《郭德堡變奏曲》,音符飛舞地隨性,卻又隱含著古典蘊含的氛圍。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夏卡爾的畫,絕對能提供一種通透全身的能量,那是因為他對「愛」的詮釋。

夏卡爾的愛,表現在畫畫本身這件事,表現在他的詩文學上,表現

出他對妻子貝拉的情感,更表現了無論外在世界的轉變如何,對這個世界,他還是懷著滿滿的愛。

色彩:多采、絢麗而充滿美好即便畫到了98 歲的高齡,夏卡爾的畫,仍然充滿色彩,也難怪畢卡索會說,「再也沒有一位畫家,比夏卡爾了解色彩了!」

世界,不會因為創作而變得更好,但是,透過創作,卻讓創作者看到的世界,就像他的畫作,多采、絢麗而充滿美好。

生於現代藝術蓬勃的19 世紀末,夏卡爾和畢卡索等藝術家算是同期,但是他的作品風格,有著立體派的切割畫面特色,也有野獸派的大開大合,更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的先驅,還曾一度被歸類為「頹廢藝術」而受到驅逐,然而,夏卡爾的作品至今仍然不被正式歸類為某一派別,而是獨門的「夏卡爾流」。

花束、愛侶、動物、神話人物、文學,都是夏卡爾的創作靈感來源,而油彩、粉彩、版畫,都是他的創作形式,夏卡爾被認為是多產的畫家,而大部分的作品都產自法國。

事實上,1910 年來到法國, 從俄國離開初來乍到,醉心藝術狂飆的巴黎, 夏卡爾於此初期, 並非一鳴驚人,但是當時他認識了他最重要的摯友詩人桑德拉(Blaise Cendrars),並畫出了重要作品「我與鄉村」、「獻給我的未婚妻」、「致俄羅斯,以驢子和其他」、「詩人三時半」等代表作,而這些作品,都是知音桑德拉為其構思命名的。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在「我與鄉村」作品當中,夏卡爾將他的故鄉維台普斯克,在記憶中所存的農村美好印象,轉化成農人、牛、擠牛奶的農婦,並且以立體派典型的切割畫面手法,將畫面切成兩塊,左半邊是象徵故鄉的牛,右半邊則是一位手持著一束美麗花束的男人,象徵已在此得到創作靈感的自己。

難怪夏卡爾會說,「維台普斯克的土壤滋養了我藝術的根;然而,我的藝術迫切需要巴黎,如同大樹需要水分一般。」

心靈:快樂地飄起來

夏卡爾的作品,常常出現一對愛侶,有時捧著鮮花,有時深情相擁,有時飄浮在空中,夏卡爾筆下常常描繪的那對愛侶,就象徵著自己與第一任妻子貝拉,而貝拉對夏卡爾而言,是情人,是生活伴侶,更是心靈相通的夥伴。

夏卡爾曾經寫下,「她穿著一身白衣或黑衫⋯⋯,有很長一段時間,她彷彿飄浮在我的畫中,引導我的藝術。」

事實上, 貝拉(Bella Rosenfeld)是個珠寶商的女兒,更是個生性浪漫的女子,1909 年不顧父母反對嫁給門不當戶不對的夏卡爾,並隨他移居法國,後來貝拉成為夏卡爾的畫室裡,最常出現的倩影,而兩人愛情的見證,出現在巴黎艾菲爾鐵塔下,身邊圍繞著雛菊、花朵、天使,有時就只是依偎在彼此身邊的一對背影。

夏卡爾代表作之一「生日」,是兩人熱切愛情的見證之一。這件作品的誕生,是一年夏卡爾生日那天,貝拉特別帶著鮮花出現在畫室,開心不已的夏卡爾,看見自己未婚妻(當時離兩人結婚之日,還有18 天)的美麗,畫下了這幅作品,畫中飛起來親吻愛人的男子,是夏卡爾自己,而手捧鮮花的女子,也因為愛情,快樂地快要飄了起來。

有貝拉的陪伴,夏卡爾的大部分作品,就像熱戀愛情一般絢爛,而直到後來,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兩人一起流亡美國,貝拉病逝,夏卡爾那段時間的作品,有了變化,出現大量憂鬱的藍色,色調也變得陰暗,可想而知當時他所受到的打擊。1909 年結縭,直到1944 年貝拉病逝,30 多年的陪伴,雖然時間不長,但是貝拉就像是他的繆斯,從未離棄,甚至後來夏卡爾和兩位女子交往、結婚,筆下畫出的那對戀人,女子還曾經出現兩張臉,側臉是當時交往的女子維吉尼亞,正面卻還是那已逝的貝拉。愛:貫穿一世紀及永遠說愛,好像過度浪漫了,但是,在夏卡爾的作品中,我們感受到的,是因為愛,讓他繼續創作,展現給世人的美麗世界。和一般人相同,夏卡爾的日子,不像他的畫, 總是色彩繽紛, 因為猶太人的身分,他曾經被迫流亡,甚至入獄,但是支持他的,就是「愛」。

流亡美國的夏卡爾曾經說過,「當我以難民身分出現在紐約時,我常想到所有我在維台普斯克、莫斯科、聖彼得堡、巴黎、柏林所認識的那些人,所有那些比我更不幸而無法逃離戰爭的恐怖迫害的人。」

也許,這個世界永遠會有災難,我們的身邊,也不是永遠都上演著喜劇,但是透過夏卡爾的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位活了98 歲的

藝術家,用他的畫筆,彩繪著人生,即便他經歷了兩次大戰、流亡、以及種種人生巨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