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年輕的時候聽起來很不受用,但時間印證了難聽的建議也有讓人不得不同意的道理;我發現,一句話的受不受用,真正的關鍵是我們聆聽的心境與採行的觀點,說的更簡單一點,接聽一句並不合心中期待的話語時,如果能把自己真正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來做反應的基礎,終究會有受惠的一刻。
前不久,幾位成大的同學碰面,大家談起三十年前,校區巷子內有家早餐店的饅頭夾蛋味道真是讓人難忘。同學們都記得那是網球國手王思婷的父母所開的,而我的記憶則比他們對現煎的蛋與香濃的豆漿還要多一層滋味,因為,我領受過王思婷的媽媽說過的一句話;那句話對當時的我來說並不算正面的鼓勵,但因為想為自己好地聽進去了,所以沒有把它當嘲諷,如今想來,這樣的話在創業的初階真是美好的禮物。
又一個不怕死
那年我二十七歲,手裡抱著半歲的娃娃,卻頂下一個半年不到就三易店主、門面破落的餐廳,當時,王思婷家的「大學早點」就在我新店的不遠之處,她的母親看著我指揮工班整修店面,大概不免想起之前一個個懷抱著夢想、說的比唱的好聽的年輕人來了又去了的情景,她向我也認識的陳媽媽說:「又一個不怕死的來了!」當時我想,她的話裡至少有兩層意思,一是裝修的投資,妳賺得回來嗎?二是妳知道這工作有多苦,妳能耐得住嗎?耐不住就賠定了。
有經驗者口中的「不怕死」,當然不是在稱讚新進者的大無畏精神,正確的說,他們是以經驗來預言那些無視於虧損,還不懂得以實作完成夢想的外行者他們八九不離十的結局,但在當時,我所能聽懂的,也不過是有人這樣對我倚老賣老,我的經驗其實還不能體會這「老道」當中力行的厚度。二十幾年過去,我對每個行業必然有的辛苦,與堅持必須付出的長久努力累積了深刻的體會。
學著幹活
前不久,有年輕朋友來找我商量,她想開一家自己「夢想中」的咖啡屋,我一聽「夢想」就不禁微微蹙起眉頭,因為,當自己也在見過幾個月內就宣告夢碎的年輕人繼續「不怕死」,讓我也有了王思婷母親當年的憂慮與苦口婆心,我開始會對年輕人說:「別只想著作夢或學做生意,要學著幹活兒!」還有什麼比腳踏實地學做事,看清每份工作的本質更重要的呢?
我有些無情地對那位年輕朋友說,不要再描述她的理想給我聽,也不要把「我不是為了賺錢」掛在口中,趕快進行工作技術的練習與各項繁瑣的準備工作,那才是我願意花時間協助她的部分。無論做什麼,坐而言來孵化夢想真是容易又甜美,但起而行才能探試自己的決心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