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認識了幾個青年創業家,聽他們意氣風發的討論經營理念、市場趨勢、時下的嶄新創意,才發現創業維艱的刻苦性格,似乎只存在過去那段資訊不流通,極度缺乏資源的年代裡。這倒不是說現在創業就不辛苦,只是資訊普及,又有網路協助傳播,對於現在的創業家來說,不僅成功機會比以往高出許多,運用好創意創造無本生
意的,更是大有人在。
共享、合作是好生意
有趣的是這些新世代的創業家,往往也符合網路社會中,共享、合作的族群特性;另外,與環境共生甚至回饋社會等正面、積極的觀念。
像是今年來由於食材在地化和有機概念盛行,許多歐美民眾開始在自家屋頂、後院,規畫出小規模的雞舍。因為生產出的雞蛋,除了可以自給自足、安心食用外,雞糞也是最好的花園堆肥,一舉兩得。不過如果碰到一家人要度假,那就麻煩了。
美國波特蘭有兩個女生,就將這樣的問題轉換成生意機會,開了間母雞保母公司,當主人出門時,她們會定期到後院幫忙照顧母雞們。不只協助整理環境,在炎熱的夏天裡,還會幫母雞沖涼、在飲用水中加冰塊。當然如果主人願意多付些費用,保母也會為閉合
不密的母雞修剪喙,讓牠們方便進食。
雖然養雞並不需要太花精神,但如何把牠們照顧得活繃亂跳仍需要經驗,因此這家保母公司還附設母雞補習班,以約美元50 元的價格,教導養雞新手獲得必要的知識,也算是為環保盡一份心。
離那棵樹不遠
也有不少創業家把賺大錢的目標先放一邊,走入非營利組織的行列。2008 年一群年輕人,在加拿大多倫多創立一個名為「離那棵樹不遠」(Not Far from the Tree)的公益團體,將減低浪費的簡單概念發揮到極致。
他們發現,每當逐漸進入秋季,不少當地人家後院的果樹就開始結實纍纍,但這些果樹其實是以裝飾為主,滿樹的蘋果、西洋梨、檸檬等水果,對於一般小家庭來說根本就吃不完。所以就有些人家拿來作堆肥,無力收成的則任其落地、腐爛。
於是「離那棵樹不遠」召集許多志工,準備專業的採收工具,幫助街坊鄰居爬上爬下地收成,而所有採集下來的水果都分成3 等分,一份歸物主;一份作為感謝志工辛苦收成的謝禮;一份則以腳踏車載送給缺乏物資的收容中心,或是照顧街友的公益組織。
「離那棵樹不遠」從2008 年創立以來,就廣受各界的歡迎。光是在第一年就收成了1,362 公斤的新鮮水果,次年則提高到3,689公斤,小小的善念為社會募集到龐大的資源,更為水果樹的主人、志工,和弱勢團體創造三贏。
創業維艱,守成不易,在今天的思維下,可能已經不是創業過程中最大的困難,而是如何在做生意、謀生活的同時,解決別人的困擾,也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