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事務所大多是2、3 人組成的工作室,個人年產值若達1000 萬就是頂尖知名設計師。而權釋設計的洪韡華從1 人工作室、產值150 萬元開始創業,如今已經成為擁有35 名員工,年營業額上億的設計公司。
專業創業大多從個人工作室開始。第一關要想辦法讓工作室賺錢,第二關在知名度建立後,透過客戶管理,
提升個人產值。很多專業創業者大致停留在這個階段,但洪韡華卻更進一步,將工作室拓展到公司,成為管理
很多設計師的老闆。
從2001 年創業,洪韡華的創業歷程大致可分成3 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賠錢。
洪韡華說:「 前3 年都在花錢買經驗。」第1年,做150 萬,賠錢;第2 年,做500 萬,賠錢;第3 年,有近
千萬營業額,但還是賠錢,而且每年愈賠愈多。累積3年,洪韡華總共負債500 多萬。
每天早出晚歸,沒有週休二日,辛苦的結果卻是負債累累,「真是情何以堪?那時候真的有過不下去的感覺。」
洪韡華低聲說道。那3 年,為了快速累積個人經驗與知名度,他將重心放在業務拓展,以為案子一多就有錢賺。
沒想到工程品質沒盯好,事後反而要額外花時間與材料處理,做愈多賠愈多。
他記得第一個案子是5 萬元,只需要半天的鋪地毯工程。這個能輕鬆到手的錢,卻因為自己沒有確認色號,鋪完後才發現地毯顏色不對,最後還得全部拆掉。無論是自己粗心,或者是自己求好心切想把東西做得更好,結果都是常常超支才能結案。
創業心法1 賠錢買學習
賺錢,除了要讓案子的價格只要高於的工程成本,更不要忘了要將專案延遲、拆掉重做的成本估算在內。
復興美工畢業的他,在學校只學設計繪圖,對於會計財務完全一竅不通。他以為,案子的價格只要高於工程
成本就是賺錢,卻忘了將專案延遲、拆掉重做的成本估算在內。
第二錯,在於賠錢,更急速擴張。在做一個案子賠一個案子的情況下,他居然花錢登廣告,沒想到效果不錯,
一下子來了很多客戶,讓他根本沒有心思解決專案管理問題。洪韡華認為,如果第2 年沒有花錢登廣告,說不
定賠得比較少,也比較快開始賺錢。「創業不能心急,在沒有成功的經驗值之前,不要做爆炸性行銷。」他說。
創業心法2 找到問題 公司轉虧為盈
要能分清楚要命的困難是什麼,次要的困難是什麼,開始賺錢的契機就會出現。
創業一開始,到處都是困難,而且分不清困難的輕重緩急。若能分清楚首要的困難是什麼,次要的困難是什
麼,那麼開始賺錢的契機就會出現。洪韡華雖然已經負債500 萬,但他終於驚醒,也搞清楚自己最大的問題不
是業務,而是每個案子的利潤成本控制。
「那時候,我一個人要跑業務,畫圖設計還要到工地監工。」洪韡華知道,一個人無法照顧好每個環節。因此
在負債500 萬元的情況下,他仍然決定聘請第一位員工,由員工負責設計畫圖,他則專職在業務與監工。
更重要的是,經過3 年虧損的慘痛經驗,他終於悟出賺錢的道理——每個案子最少要有20% 的利潤底線。這個原則一訂,很多案子就被淘汰。例如:不含設計師費用的輕裝潢案就完全不接,還有硬逼著自己一定要抓緊成本,不是把案子當藝術品雕琢,不斷追加用料。
雖然這一年的營收大幅回降,但是在嚴守利潤底線下,終於開始轉虧為盈。「在創業的第二個3 年,把之前負債
的500 萬還清。」洪韡華說。
要維持20%利潤完全要靠設計能力,對洪韡華來說,其實是很大的挑戰。因為他從學校畢業就直接創業,並
沒有其他設計師的刺激。為了快速吸收各類型設計師的經驗與風格,洪韡華決定替自己創造一個學習環境——
做設計師的生意,他開始賣系統家具,讓設計師成為他的客戶。
對專業創業來說,沒有專業就沒有事業。洪韡華利用系統家具接觸形形色色的設計師,可以看到截然不同風
格的設計,從中學習其他人的創意。對他來說,賣系統家具的目的是學習體系的建立,利潤重點反而是其次。
創業心法3 每年至少20%成長
公司若持續5 年都賺錢,就可以開始做擴張,先做品牌切割,市場切割,並精進專案管理功力。
除了設計風格外,他也可以從中學習管理技巧。「我看過生意做很大卻不賺錢的設計師,也看過只有2 個人,
營收卻可以做到3000 萬的小型工作室。」跟這些設計師接觸,每一家都有不同的工作方法,他會從中比較擷取
最有效率的表單與流程,作為自己公司之用。
「但如果都只跟人家學,自己卻想要藏私,那人家為什麼要告訴你?」為了多跟業界交流,洪韡華常常辦聚會,
把自己觀察到的家具功能或設計風格拿出來分享。「只要願意跨出分享的那一步,力量就會很大。別人也會主
動回饋意見。」
對洪韡華來說,事業的轉輪已經啟動,而且速度開始由慢轉快。隨著業務量的增加,他也開始聘請更多的設
計師,公司規模開始擴大。很多成功的工作室不願意做大,是因為人員一多就有管理的問題。但洪韡華還特別
重回學校念經營管理,對管理很熱中。
公司規模開始超過10 個人之後,「我每年都解決一個重要的管理問題。」有一年,因為對獎金福利的不滿,員
工大量離職,洪韡華立刻聘用專業的人資協助設立人員制度。有一年,遇到業主跟工班發生糾紛,公司開始找
法務顧問,協助設立相關的法務文件。「其實每解決一個問題,公司就跨前一步。」他笑笑說,還好上天每一年
都只給他一個大考驗,所以只傷皮肉,不傷筋骨。
「我設定公司若持續5 年都賺錢,就可以開始做擴張。」洪韡華開始將設計品牌做切割,有一塊是消費者金
字塔頂端、預算超過300 萬元的族群,另一塊則針對金字塔的中產階級。
回首整個創業歷程來說,最困難的是摸索期。因為一開始對自己沒有信心,害怕客戶不上門,洪韡華用低價
接所有類型的客戶。撞牆3 年後,他才知道,市場不缺客戶,缺的是自己的管理能力。
「我會想告訴創業的人,不要一開始就花大錢。」洪韡華說,有些設計師花大錢設計氣派的門面,其實一點也
不需要。讓自己摸索一陣子,用最少成本讓問題浮現,搞清楚問題的優先順序,用盡全力解決最重要的問題。
即使那時候還沒有賺錢,但事業已經顯露曙光。
「再來,人脈很重要。」人脈就是錢脈。洪韡華在學生時期就喜歡交朋友,即使做自己事業,客戶也都是透過
人脈介紹過來。人脈不僅是客戶基礎,也是自己經營管理的老師,可以減少自己碰壁時間。一個從來沒想過創
業的人,因為找不到工作才踏上這條路。在專業、心態都沒準備好的情況下,最終居然成功。洪韡華的例子說明,成功總是留給主動創造機會,想辦法克服問題的人。
人員擴張期
Q:安藤忠雄,他這麼成功,公司只有20多人,他認為設計公司太大就沒創意。我公司已經35
人,很多好友告訴我,擴張太快,該怎麼考量這個問題,是每年20%以上的成長?還是維持現狀?
A: 張庭庭(甦活創意顧問公司總經理)
安藤忠雄是創意大師,他塑造出來的品牌就是創意,每一件都是他的代表作。不過,洪韡華目前營造出來的品牌形象比較是以教育大眾的親民專家為主,例如如何在預算內做出最好品質的室內設計。其實比較沒有那麼強調創意。目前這個定位很好,沒有必要跟安藤忠雄一樣。
以他目前每年可以成長20%的狀況,表示公司營運狀況很好,不需要擔心。如果他憂慮人員擴充下去,讓公司的
創意品質無法維持,其實在管理制度上可以設計創意績效並加強內部的知識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