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忠泰建設李彥良 X 愛比科技洪裕鈞 我要改變 遊戲規則

許綠芸
user

許綠芸

2010-06-09

瀏覽數 7,600+

忠泰建設李彥良 X 愛比科技洪裕鈞 我要改變 遊戲規則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Game Changing!要怎麼改變遊戲規則?

挑把椅子,可以看出人的性格,人的思考,決定自己要的戰場。

被認為建設公司最具美學生活概念的忠泰建設二代李彥良,以及近50 年歷史的台灣松下第三代洪裕鈞,都選了這張被火紋身的煙燻椅《Smoke Chair》。

《Smoke Chair》古典裝飾風格的原木,原是集榮華富貴於一身, 卻被設計師整張丟進火裡焚燒,再用特殊樹脂材料,封住火烤後的木質纖維紋路與椅體。

同樣一張椅子,看在李彥良眼中,是在老式經典中, 玩味出的新創意;看在洪裕鈞眼中,是對傳統規則比了中指,大膽把古典丟進火海,燒掉老舊習氣的顛覆勇氣。

兩人選擇改變遊戲規則的方式,也像選椅子一樣。背著家族企業的光環,李彥良認為,如果要改變遊戲結果,「先要跟著玩,玩得好,才能取得發言權」;洪裕鈞則完全跳脫體制,顛覆傳統,10 年內,就創了3 家公司。

自認無法搞革命,只能當「改革家」的李彥良,改革風格一如他現在坐的金屬椅,時時如履薄冰,因為「不能有扶手,隨時警惕自己,不能鬆懈!」體制內改革未必不是方法,在原有的企業體制內,他一點一點加入設計與當代藝術元素,讓房地產走進美學生活。

洪裕鈞則大不相同,他認為要改變遊戲規則,不把古典丟進火海,不可能新生。拍照時,他輕鬆把玩一把碳纖維椅,時而頂在頭上,時而把玩股掌,座右銘「Create like a god, command like a king, work like a slave.」,充滿趣味和衝突,10 年3 次創業,他不斷實踐「設計」和「網路」的創業理念,也同時希望為近50 年的老企業,注入新血。

選擇 一把椅子看出戰鬥風格

在兩人的椅子清單中, 李彥良與洪裕鈞都選了《Smoke Chair》。一張被火紋身的椅子,背後代表什麼樣的人生及事業戰鬥風格?

李彥良(以下簡稱「李」) :它的造型古典,經過「燒」的動作,卻變成新的概念。最古的東西,變成當代觀念,有趣的是,它被放在現代設計風格的居家,一點也不突兀,可是你把它塞進巴洛克式的建築裡,又會很適當地在那個位置,卻又有一點玄虛,宜古宜今。

洪裕鈞(以下簡稱「洪」) : 我喜歡有「梗」的椅子, 就是背後的概念,設計師對之前椅子設計的道理或follow的規則,比了中指,燒了一張老椅子,然後把它封起來。這也說明了設計不一定是從頭開始的,最重要的是,有沒有想法,想法可不可以完整表現。

李:舊東西加新概念,變成「比新還新」的概念。在台灣,在建築上,一味去蓋新式古典,可是其實我們第一眼就知道,只學到了外表,因為那只是一個拼貼的手法,就是東方人畫西方大濃妝的感覺。

做房地產,我發現台灣太多古典造型的建築物,就像這把椅子的古典,但我常常在想,如果今天,我自己也要做古典的東西,怎樣在裡面帶有新意,帶有創新。

改變的點。我在既有事業上,做調整跟改變,從傳統偷偷玩點花樣,若有似無地把新東西慢慢帶進來。你的要是有機會愈下愈重的,大眾對你產生認同肯定,你,就擁有發言權,這種改變,我比較有把握,我把這種過程,看成「改革」,所以我只能做改革者,沒辦法做革命家。

洪:這張椅子,有設計師的顛覆概念在裡面。我創業的過程,都跟幾件事情有關,一是「設計」,它在新創公司裡,有策略性地位,是延展性的思考方式,另一個是「網路」,這帶來了「game changing」(改變遊戲規則)的機會。我和爺爺創業的想法,蠻接近的,那時家電自動化,改善了居家生活,他以創業者的角度,看到台灣那時的社會需求, 把最需要物質和工業技術移到台灣。

如果拿我跟我祖父來比較,設計是我擁有很大的工具,打破原有思維,找到創新的點,整合起來,用不同設計,突破公式文化。我從小在這樣環境下,感受很大的是,一個技術、科技,可以改變一個人,變成我很想做的事。

第一家公司,是用網路、設計、技術,幫別的公司運用網路做行銷,和改變business model;第二家是建築設

計的,那第三個IPEVO(愛比科技)做的,更貼近當初的想法,就是「怎麼讓網路從虛擬世界走出來」,虛擬世

界結合實體世界,讓生活有改變,更有效率,我們一直在努力做的,是創造「網路時代所需要的工具」。

歷程 把椅子坐熱,從做中學

寧靜改革或動態革命,兩人選擇從做中學,把椅子坐熱。經營房地產之餘,李彥良將自己對設計和藝術的興趣, 轉化成生活開發的事業;而洪裕鈞選擇念「街頭的MBA」,從3 次創業中學經驗智慧。

李:我們做房地產本業,那本業後面在做的生活開發,經營過程,也是學習的開始。開始做畫廊,我就開始學

藝術,認真當作事業來學。做家具也一樣,我把自己希望的人生成長,跟做的事情結合在一起。

每個人每天就要做很多生活的選擇,我從建築到室內裝潢,家具進口代理,未來進一步當然希望可以自創品牌,提供更多生活的選擇跟可能性。

洪:經營管理,就是實際去經驗,因為我滾了很多圈,所以看到很多不同階段,第一個公司,從4人到500人,我父親那個時代,要花15 年的成長,我3 年做到,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focus(關注焦點),剛開始最需要focus

的,不是公司制度,而是趕快做出成績,做出動能,當然我也繳了學費,這是學校MBA、哈佛也學不到的。

創業前幾年,要倒貼的,老本都要賠了。我們一開始立志要做全亞洲最大的網路行銷顧問公司,競爭對手很多,500 人根本是小case,突然之間泡沫化,競爭對手不見了,客戶也不見了,那個時候就是需要調整一下腳步,

然後利用景氣不好,調整公司體制、流程精簡,把基本功作好。後來賣給英國公司,但是賣之前公司就開始賺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錢,現在越來越賺錢,這些經歷真的很精采。

有人問賈伯斯說,創了蘋果跟皮克斯,影響整個產業和全世界,賺了非常多錢,收穫最大的是什麼?他說,不

是金錢,也不是名聲,是歷程。所以我下一步要做什麼,創業的歷程都是資產,很受用。

李:要改革,要先讓自己有這樣的發言權力,慢慢累積這種能量,不用太急,但要有一個方向,知道怎麼累

積,嘗試做改變,後面就有機會,讓步伐愈跨愈大。

洪:我現在或之後要面臨的,跟你的挑戰一樣,在老企業裡面,去做更新,找到下一階段的成長,松下過兩

年就50 週年了,我一直在想,下一個50 年,要做什麼?商業環境跟產業現在都有很大改變,我思考的下一步,

建築設計、整個生活型態,甚至創造能源。

影響 改變遊戲規則

海嘯過後,許多遊戲規則被重新制定,生活風格產業興起,生活風格的經營者,該如何找到生活設計的理念?

洪:「 Everything you like I liked 5 years ago(. 編按: 設計師在5 年前,就能看到現在一般人的喜好)」,是我喜歡的一句話,我覺得藝術家、科學家,甚至哲學家,是走在一般人思考的最前面,就是可能產生文化的紀錄,概念要普及化,就是靠商業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做音樂的人,然後作家,這些前端的概念設計師,應該要走在最前面,比一般人早思考。

像我們最近推出的P2V(編按:愛比科技的一款USB投影攝影機),忽然變成美國中小學大批搶購的產品,學校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把教材直接投影給學生看,這種直接用user 角度出發的產品,意外大受歡迎。我認為從消費者使用的設計,人們可以感覺到,原來科技可以這樣用,透過使用經驗,我也去傳遞品牌價值。

李:選擇買任何東西,都是在考慮生活的方式,你往愈短的生活週期去考慮,那表示你愈重視生活。生活產業就是希望幫大家找到自己的故事。

不過台灣人買房子,常常有大師的迷思。20 年(換屋)考慮一次,而且那一次,還請大師幫他考慮,因為他希

望有新生活。甚至舊的家具都不帶過來,他要的就是一個全新的生活,就是昨非今是。

所以整個家常常變成大師的家,不是自己的家。在新的空間裡使用不習慣,可能會再搬進來一張大茶桌,看起來格格不入,我們絕大部分的客戶沒有故事, 是別人的故事,而且他如果要把自己的故事放進去,那可能更是另外一個災難。

洪:風格是結果,不是目的,是因為很多的因素,所產生的樣貌。不能刻意為「什麼風格」而設計,這會是失

敗的,那叫表面裝飾,不叫設計。

真的為自己的需求,挑自己喜歡的東西,打造出的生活形式,才是風格。

李:像你家,就有「洪氏風格」 ,真的很棒,從建築的外觀設計到裡面,包括家具,有些是自己設計,有些是

搭配,完全是就是他們的風格,沒有人可以替代。

洪:這是無意中,不是刻意設計的,我回家後坐的,也不算椅子,就是我們自己設計的,像一個大飯鍋,2、3

個人可以躺進去,木頭的,裡面有軟墊,晚上如果回家比較晚,吃飽飯,躺進去就爬不起來了,後來我發現這個東西,原來就是個狗床。

李:我住的地方,希望盡量簡單,因為我覺得在外面生活太複雜,我老婆說她像松鼠一樣,住在樹洞裡面。

幾乎全部都是木頭製的,幾件家具擺一擺,很空,我的臥室除了一張床,就沒有東西了,然後客廳就是一張沙發

兩張單椅,就這樣,盡量是空的。

洪:你生活形式的結果,就會變成「李氏風格」。可能以後會有一個新的台灣風格產生,這東西跟中國,跟元

寶,跟竹子一點關係都沒有,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像台灣的牛肉麵一樣,變成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台灣特有的東

西,那個價值我覺得會被找出來,多一點像你這樣的人,可以多一點改變。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