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發:題材概念、企畫
故事發想與企畫,堪稱是「動畫的靈魂」,是第一步,也是花最長時間的部分,一部動畫要好看,就要贏在起跑點上!
創意 黃文君
工作:內容發想統合,故事的開始常常是所有同事一起創意激盪的過程,創意總監必須把天馬行空的創意,企畫統整。
特質:對故事與動畫都有整體了解,才能做出統整、修正等決定。
專案經理 張國洋
工作:介於市場與製作兩端的橋樑,設定每部動畫的各階段時間表,時時緊盯階段完成進度與人力分配。
特質:統籌、溝通、協調,建立整體工作系統。
2 前製:故事腳本、視覺設計、
錄音、3D模型/材質發想之後,就要把故事「視覺化」,動畫和真人電影最大的不同,就是要在視覺上「無中生有」,包括畫草圖,角色場景設計,3D建模等工作。
美術 莫燕玲
工作:把最早期的概念,畫成素描、插畫等畫稿,然後掃描進電腦,進行3D繪圖。
特質:手繪能力強,想像力豐富,以及評估畫稿是否能以3D技術呈現的能力。
模型 林子傑
工作:將角色製作成模型,把平面畫稿的角色,化為3D立體圖。
特質:立體概念強,空間觀念也要強。
3 製作:表演、燈光、特效、合成
讓3D動畫真正「動」起來的階段,其中包括模擬動作、特效等
製作管理 楊欣林
工作:技術出身,統合與銜接企畫、前製、製作部門之間,還要懂得導演要什麼,並且和技術部門溝通。
特質:技術背景強,且具溝通協調能力。
表演 李紹驊
工作:讓所有角色動起來的技術工作。
特質:敢演,隨時需要真人模擬動作
燈光 楊敬淳
工作:為虛擬場景調整光影色調,習慣在陰暗光線下工作。
特質:對色彩、光影的掌握度好,需要對氣氛、情境的想像,最好會攝影。
4 後製:剪接、音效
為動畫做最後調整,留下最精彩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