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創業家皆對自己充滿自信的,不是嗎?但或許,這個創業世代,應該開始「不相信自己」了。這要怎麼說呢?
每個產業都有飽和的一天,網路產業已經挖遍了可能性,也吸引了所有想創業的人過來一試身手,因此,一切已經愈來愈困難了!創業家如果還是過度的「相信自己」,很有可能做了半天,卻落得一身空。
認識最低可行產品
為了提高創業成功的可能性,美國網路界去年有人發明了一個新字叫做「最低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簡稱MVP),它的意思是說,創業家與其花一大堆時間精雕細琢出一個「自以為是」的玩意,應該對自己再沒自信一點,而先做出一個「半成品」先「賣賣看」!請注意,所謂「MVP」和「焦點團體」(focus group) 有所不同,焦點團體注重以問答、問卷去預測產品的市場接受度,但MVP 更直接的將一個產品「交到市場手上」,直接就測試是否能「成交」?
這個「MVP」概念,是在鼓勵資訊開發商,不必「一次到位」的設計所有的功能,而是先推出「第一版」,確定有人購買,再一層一層往上加新功能。
2 個測試方法
不過,現在這個所謂的「最低可行產品」,已經不需要真的是一個「產品」,還有以下2個方法──
方法1 —— 開一個Facebook 粉絲專頁:既然「最低可行商品」希望找到一群白老鼠先測試一下他們的興趣,創業家當然應該到白老鼠多的地方去才對,而facebook 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多話多的地方!
開Facebook 粉絲專頁還有另一個好處──可以先做所謂的選項測試,譬如測哪一個名字或那個價位較能被網友接受。怎麼測呢?例如創業家可以一口氣開3 個粉絲專頁,到邊欄購買小量廣告,一天下足5 美元,比比看哪個專頁點進去的人數最高。
方法2 —— 做一個PowerPoint:
現在創業沒有說一定會成功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拿錢,再開發」,如果你對某個產業有興趣,最好的方式或許已經不是借錢來做
出這套產品,而是用家裡的電腦先做一份PowerPoint 簡報,拿著這份簡報開始四處問問,有沒有企業願意成為你的客戶?先接一案,再接一案,以案養人,以案來養背後的實際創業計畫!
網路上人多嘴雜, 我們發現, 從一份PowerPoint 開始說服了客戶,也可以讓整間公司專注在一點上,「有客戶要埋單」,就是最有說服力的事情!你的身邊,也會漸漸的聚集一些相信你的人,儘管你是這麼的不相信自己。不過,創辦人請永遠記得,接到案子後,不要掉入接案的「安逸」中。接案只是第一步,到了下一步,還要再往下一步走,也就是再做一個PowerPoint,接另一個更上一層樓的專案!只要謹記目前只是在做「MVP」,所有賺進來的錢立刻再花出去,最後的成功,有機會可以穩穩的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