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30∕一意孤行&一無所懼
羽翼已豐,30歲適合出走。影響後世數千年的宗教思想大家,竟都不約而同選擇在30歲前後,與年輕的自己訣別,展開救世渡人的旅程。耶穌基督30歲那年開始傳道,釋迦摩尼悟道於菩提樹下那年也是30歲,孔子在30歲前已大致奠定學問基礎,開始授課講學。古早人類平均年齡比現代人要短得多,他們的30歲可能比你所理解更老化、更滄桑,但他們的一意孤行彷彿一無所懼,更無視於傳道路上層出不窮的艱險與孤寂。
身為基督的追隨者,南丁格爾在30歲那年,決定遵照主的旨意,發願投身護理事業。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就沒那麼幸運,30歲英年早逝,連繼承師志的機會也沒有。
發明30∕99分努力&1分創意
是天意還是努力,30歲就產出重大作品,對發明家而言,也算得上是出乎意料的石破天驚。愛迪生的電燈,和貝爾的話筒,都在他們30歲那年不小心「蹦」了出來,居禮夫人和李政道,也都在31歲時拿下諾貝爾獎。即便連諾貝爾自己,發明用硝化甘油引爆雷管那年,也正是30歲。現在你每天使用的Windows系統,是在比爾蓋茲30歲那年完成圖形化的使用者介面開發,等上十年之後才以Windows 95的新面目席捲全球,海撈一筆。
文學30∕突破禮教&下筆神助
文學的30歲,適合嶄露頭角。不老不小,還有幾十年格子好爬,一切光明而美好。嚷嚷「出名要趁早」的張愛玲確實得償所願,在30歲前完成所有重要小說創作。這也許和她在前一年眼見她的文學基地──上海陷落有關,32歲她避居香港,是斷裂或者棄絕,日後再問世《秧歌》《赤地之戀》,舊日盛景終一去不返。回不去了,餘下的半生張愛玲反芻般一再修訂30歲前的舊作,字斟句酌、不急不徐到張迷和編輯近乎抓狂的程度。她每每在序或後記裡說自己「寫壞了」「寫得不好」,是謙虛,亦或是面對著自己滿紙的早慧,也不禁要噤聲?
像張愛玲這樣彗星的例子畢竟少見,30歲起步、並且逐步攀上高峰的文人才是「主流」。還在當紹興師範學校校長的魯迅,30歲那年冬天試寫一篇小說〈懷舊〉,卻封在抽屜裡兩年後才讓它見光。摩,還有曼,30歲的徐志摩正和陸小曼打得火熱,是愛情的力量使然?他自費出版首部詩集《志摩的詩》,在一片譁然輿論中殺出血路。他的朋友胡適,30歲已執教北大,批判舊禮教火力既猛且烈,大好光陰全奉獻給白話文運動。
全球華人的共通語言金庸,也在他30歲那年創作出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從此如有神助,「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一路寫、年年出,十四部俠義奇詭故事,加上中篇《越女劍》,密密織出固不可破的武俠城池。白先勇從31歲起開始《遊園驚夢》,如今化成《談崑曲》的一縷芳魂,仍在園裡徘徊低吟。大漠女俠三毛的傳奇,從30歲與荷西在小鎮阿雍結婚起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 狂風塵沙裡的身影,為當年的青年男女,織出多少流浪大夢。
西洋30∕一絲不苟&熱情不減
30歲的普魯斯特正開始追憶他的似水年華,兩年後閉關開始動筆,一寫14年,泱泱巨構如音樂淙淙,自始至終一絲不茍。和普魯斯特用餘生反覆咀嚼童年的哮喘病陰影,大詩人雨果則在30歲出版的《草葉集》,才初識苦澀的人生況味。大仲馬的30歲來得比他的《三劍客》早,先發表了《亨利三世及其宮廷》《安東尼》等劇作聲名大噪,繼而升等成為浪漫主義運動一員健將。海明威和馬克吐溫,30歲那年分別寫下長篇《永別了,武器》和《卡拉維拉斯郡著名的跳蛙》,火候自然沒有後來的《老人與海》和《湯姆歷險記》那樣純熟,卻已引起書評和讀者開始注意。
東洋30∕癲狂壯烈&不吝自剖
東瀛日本,三島由紀夫30歲以《金閣寺》撼動文壇,美得離奇的金閣寺,毀於一場口吃僧侶所縱大火,自此癲狂壯烈就成為他作品、還有生命一再上演的主題。台灣讀者狂愛的村上春樹,30歲以處女作《聽風的歌》獲第二十三回群像新人賞,奇想、自語、呢喃,一路扶搖成為文壇最耀眼的巨星。私小說代表作家柳美里,也在30歲前一年,以《家族電影》獲得兩大文學獎之一芥川獎,是歷來最年輕的得獎者,從不吝於自剖的筆鋒在書裡早已刀芒盡現。
藝術30∕悲慘歲月&遊學遷移
藝術家的生命大多精采(或說悲慘),在30歲這節骨眼上,也似乎無法例外。貝多芬的30歲開始為耳疾所苦,聽力「漸凍」的他三年後譜出《命運交響曲》。蕭邦30歲時雖已完成作品到第二十四號,但肺病每況愈下,在貴族圈裡教授鋼琴消磨歲月,絕少公開演出。雕塑家羅丹在30歲遭遇普法戰爭,避居布魯塞爾,一直待到他32歲前往義大利遊學,接觸到文藝復興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的雕刻作品,才創作了自己的《青銅時代》。達文西的30歲遷居到米蘭,創立「達文西」學院,隔年交出《岩窟的聖母》。畢卡索的30歲處於立體派時期,首次嘗試將印刷字母放進構圖裡,還邂逅了情人愛娃‧谷維,為他豐富的情史再添一筆。
導演30∕大器晚成&天縱華彩
大器晚成,30歲對電影導演來說還嫌鮮嫩。除了少許幸運兒,能在還是「小夥子」的時候就籌足資金開拍長片,日後大紅大紫的導演,此刻要不是還在其他領域發展,就是在片場或家裡苦熬。最顯著的例子是李安,30歲時剛從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系研究所畢業,拍攝了43分鐘長的畢業作《分界線》,還是難度較高的同步收音,為他奪得當屆學生影展最佳影片及導演兩大獎。當晚就有經紀人上門告訴他「留在美國發展潛力無窮」,一待五六年,在家作菜、寫劇本、帶小孩,幸好《推手》《喜宴》都在這看似氣悶的漫長時日裡逐一完成。
可以算是「幸運兒」的有鬼才史蒂芬史匹柏,30歲那年即以《大白鯊》獲得最佳剪接、音效與原著劇本三座奧斯卡,還被提名為最佳影片。恐怖大師希區考克,30歲的《訛詐》,也幸運成為英國第一部有聲電影。香港的王家衛、關錦鵬,都在30歲分別拍攝長片處女作《旺角卡門》和《胭脂扣》。徐克則毫無意外地很早就開始「商業」,30歲的作品是《鬼馬智多星》。
動畫30∕儲備能量&自創生機
是銜接,也是努力突圍,小津安二郎、大島渚和北野武,30歲時雖已進入藝能界,卻都仍處於「儲備能量」狀態,尚未一鳴驚人。宮崎駿和華特迪士尼這東西兩位動畫泰斗的30歲也處境迥異,迪士尼決定開始製作彩色卡通,隔年還因創造米老鼠這角色,榮獲奧斯卡特別獎,宮崎駿卻還剛離開大公司「東映動畫」的羽翼,和搭檔高(火田)勳、小田部羊一起進入「A-Pro」工作,兩年後作品《Panda》上映,身兼原案、腳本、場面設計、原畫四職,光采雖未奪目,卻已見功力。
政治30∕搶先卡位&站穩腳步
政治家在30歲時也沒閒著,多已站穩腳步、就等東風。馬克斯發表了《共產黨宣言》,希特勒加入納粹的前身「德國勞工黨」,毛澤東則被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局委員,並擔任中央局秘書。拿破崙更猛,推翻督政府、另組新政府,上、下議院在他威迫下選舉他為「第一執政」,總攬軍事、政治、外交大權,奠定他獨裁法國的基礎。
鏡頭轉回台灣。30歲的陳水扁已經很會選舉,以最高票當選台北市議員,連戰則剛取得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與方瑀完婚,並且執教威斯康辛大學。剛回國的宋楚瑜,在行政院當秘書,以流利的英文能力在蔣經國身邊佔得一席之地,呂秀蓮則剛要上演她自命不凡的一生,出版《新女性主義》《尋找另一扇窗》二書,還得了甲狀腺癌開刀治療。後逐漸淡出國民黨組織,步向黨外之路。
夢想30→豐盛30
你的30那一頁,將寫下什麼內容?一個轉折、一段沉潛,或者一袋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