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拒絕「週末憂鬱」,愉快度過假日

對工作的不安全感,使休假變得索然無味

吳柏學
user

吳柏學

2015-08-07

瀏覽數 31,000+

拒絕「週末憂鬱」,愉快度過假日
 

「醫師,請問到底該如何度過假日才好呢?」 提出這個疑問的病患人數,超乎意外的多。

許多憂鬱症患者在復職後,常來尋求我對這個煩惱的建議。不僅是憂鬱症病患,我猜有很多每天努力工作的上班族,也有類似的煩惱。「總之就是很掛心工作。」 「跟妻子沒什麼話說,小孩也有自己的生活圈。」 「除了工作以外,沒有什麼嗜好或興趣。」 「不工作的話,心裡總覺得不踏實。」 一到週末就會心情低落的人,共通特徵就是對工作產生依賴,甚至是工作成癮。也有一些人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度過閒暇時間,所以躲到工作之中,屬於逃避類型。

無論是何種類型,追根究底都是肇因於對工作的不安全感。 生活在以極快速度傳遞大量資訊的現代社會裡,就算到了假日,思緒仍無法脫離工作,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即使是休假日,還是會一直收到電子郵件啊!」有些人在放假時也必須處理工作及生活雜事,迫於無奈,只好放棄休息的念頭。

冷靜審視自己度過假日的方式,若能感覺「有充分休息」、「還算充實」,應該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但若對休假日帶有負面悲觀的想法:「真無聊,假日反而更累!」「白白浪費兩天,這樣不如去上班!」可能就是罹患「週末憂鬱」的徵兆。

持續累積負面想法,到最後只會變成悲觀論者,甚至會認為反正休假也不覺得開心,乾脆不要休假算了。

一流的創意人,也是休息達人

正因為生存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無論是平日或假日,持續想著工作的人都為數不少,不只是普通的上班族,從事研究或藝術領域的創意工作者,恐怕也是張開眼睛就不停的想著工作吧!

然而,擅長休息充電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一流的創意工作者。

倘若主要工作內容是規律的例行工作,而休假時的思緒又無法脫離工作,就會感覺自己彷彿是全年無休的工作機器。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想要預防「週末憂鬱」?最有效的對策就是粗略劃分一天的時間區塊。比方說,將一天的時間概分為上午及下午。如果決定上午思考工作的事情,到了下午,就要將思緒百分之百抽離工作,不管是出去運動或觀賞電影都好,盡情享受休閒活動。

想要將一日的時間分成上午、下午及晚上三個區塊,當然也沒問題。

既然放假時的思緒經常被工作占據,是無可避免的,乾脆就明確劃分出思考工作或雜事的時間。如此一來,即使上午渾渾噩噩的看電視消磨時間,想到下午已經有安排別的計畫,就能排解不安的心情。

任憑假日時光流逝,其實是一種很奢侈,但是也很難實現的事情。如果可以換個環境,比方說到南方島嶼的度假村旅遊,當然能夠暫時忘卻繁忙的工作,充分享受假日時光。只不過現實情況是,絕大部分的週末假日,我們其實都窩在家。

因此希望各位參考方才介紹的時間區塊概分法,試著將假日分為二個或三個區塊,再決定每個時間區塊的預定計畫。相較於詳細計畫卻還是失敗的情況,粗略的時間區塊概分法,比較不會在心中留下失敗的陰影。反正不管是平日還是假日,我們都會煩惱工作的事情,倒不如以較有效率的方式,限制煩惱的時間。

拒絕「週末憂鬱」,愉快度過假日_img_1

書名:《休息的技術:成功人生的ON/OFF充電指南》

作者:西多昌規

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