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4種讓團隊變聰明的方法

又臭又長的不是裹腳布,是會議時間……

吳柏學
user

吳柏學

2015-11-02

瀏覽數 9,900+

4種讓團隊變聰明的方法
 

以上問題都是「團體迷思」惹的禍!

如何避免團體迷思影響決策?回到原點,讓我們看看會議時間,老闆和團隊到底該怎麼做?

假如群體的領導者相信,很多群體成員握有寶貴的資訊和觀點,而且希望大家能提出有益的點子。這時領導者有幾個方法可以這麼做:

1.領導人要多提問、保持沉默

當然,時間很寶貴,開個簡短的會議,讓領導者詢問還未浮現的資訊,可能大有幫助,領導者也可以在一開始就拒絕表態,這樣更多的資訊就有浮現的空間。

領導者和高階成員若表示有意願和期望,能聽到獨特的資訊,這就可以幫群體一個大忙。如果他們勤於發問,就更可能學到新的事物。

 

2.「促發」批判思考

促發的意思就是觸動某些聯想和想法,以至於影響人們的選擇和行為。

促發也可以讓人自我緘默,隱藏檔案的實驗就有明顯證據證明這項說法,在進行實驗任務之前,先將人促發,讓他們參與「和群」或「批判思考」。

當促發過程跟合群有關時,人們會感受到目標是要合作,並且保持友好關係。

當促發過程跟批判思考有關時,人們覺得他們的目標是要達成正確的解決方案。

當人們被需要批判思考的任務促發過後,他們就更加可能揭露他們知道的事情,而且隱藏檔案的情形就會大幅減少。

好的團隊成員會批判思考,而且他們不一定總是合得來,明智的群體可以藉由促發,來鼓勵這種批判思考。

3.建立紅隊,找出錯誤和弱點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建立紅隊會涉及到他們被賦予的任務是要批評或打敗主要團隊執行的任務計畫。

紅隊有兩種基本型態:

一種是在模擬任務中扮演敵對的立場,試圖想要打敗主要的團隊;另一種是給予像唱反調者相同的指令,也就是要對提議或計畫建構最強烈的反駁案例。

就算是人為指派的角色力量也可能夠大,如果指派不只一人擔當異議分子,也可以產生巨幅的進步。

當群體不只有一位異議分子,可以提供有效的社會證明,或至少提供了分歧意見的特殊價值。焦慮的人也可以擔任等同紅隊功能的角色,而且有時候他們還會尋求紅隊來測試最糟的情形。

4.德爾菲法,匿名可減少社會壓力

有沒有方法可以一方面獲得個人手上的資訊,同時也能夠支持審議原本鼓勵學習的目的?

領導者為了克服社會影響力,可能只是請人用匿名方式各自陳述意見,也許這會在審議前進行,這樣其他人就能獲得成員私下的言論。

祕密的投票可以被當作避免社會壓力的方法,並且允許成員說出真正的想法。

《破解團體迷思:如何把團隊變得更聰明,讓集體決策更有智慧?》

出版社:三采

團體迷思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