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柯叔元、曾珮瑜:我們都該學習外鄉女的堅毅質樸

《外鄉女》揭露1980年代最不為人知的女工故事

30雜誌
user

30雜誌

2017-04-21

瀏覽數 8,900+

柯叔元、曾珮瑜:我們都該學習外鄉女的堅毅質樸
 

1978至1980年代的台灣,正值十大建設起飛的輝煌時期,那時候的經濟飛黃騰達、工業起飛、也是對外貿易拓展最顯著的日子,由於產業發達、就業機會增加,大量的女性勞工從南部鄉鎮前往首都台北打拚,是光鮮亮麗的榮耀背後,那群最不可或缺的小螺絲釘。

這些來到大都市工作的外鄉女們,大多教育程度不高,但並非她們不喜歡讀書,而是身為家中長女的她們,因為年紀最大,迫於生活所需便趕緊出來工作、添補家用,也可資助家中男丁教育學費、繼續升學,她們任勞任怨、勤奮用心,背後的故事更令人動容。

鄉土文學作家楊青矗曾經將這樣的一段時代背景故事著述為《外鄉女》小說,他以平易近人的情感、深刻之文字、對史實的雕琢和描繪有著洞察社會的說服力。民視也將這樣的一段故事改編為《外鄉女》電視劇集,由葉天倫執導,柯叔元、曾珮瑜等人擔綱演出。

柯叔元、曾珮瑜:我們都該學習外鄉女的堅毅質樸_img_1

獨特的故事背景和個性分明的小人物情感,加上讓觀眾一窺、回味當年的文化背景,都讓這部講求「沉默的溫柔力量」戲劇有著品質極高的亮眼表現,甫開播即得到同時段收視率第一名之寶座。

柯叔元說,當初一開始接到劇本時,就對劇中的角色充滿熱情、躍躍欲試,「因為過往我所扮演的角色大多是『社會地位』比較高的職業,像是大老闆、黑道老大,但《外鄉女》中的我沒有正當職業、靠著三寸不爛之舌到處推銷,這對我本身是獨特的嘗試。」

柯叔元、曾珮瑜:我們都該學習外鄉女的堅毅質樸_img_2

他分享,劇中的那個年代,剛好是他10歲左右的童年時期,那些時代變遷的物換星移,成了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經驗,雖然女工的社會層級可能是最底層,但她們所產生的價值,反而是社會上最重要的中流砥柱。「她們雖然辛苦、認命,但心靈上是很富足的。」

曾經在電影《櫥窗人生》有著亮眼表現的曾珮瑜,這次則飾演愛恨分明、個性倔強、不肯服輸的女性角色,也成了女工中最為堅毅的力量。她笑說,「演起來很過癮!」

「爸爸媽媽都有過去,但等我們認識他們的時候,卻早已不知道他們當年的生活。透過戲劇是很好的方式,不僅讓老一輩回味當年的點滴,而年輕人可以看看很多沒接觸過的過往。」

柯叔元、曾珮瑜:我們都該學習外鄉女的堅毅質樸_img_3

曾珮瑜說,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從工業社會演變至今的機器人革命,每一個時代背景都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重男輕女的年代,那份小人物默默付出、肩負經濟起飛時的重擔責任時,絕對有值得我們尊重的地方。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透過《外鄉女》,觀眾可以從中嗅到許多1980年代的勤奮質樸,這也讓演出的兩位男女主角擁有更多體悟。

柯叔元、曾珮瑜:我們都該學習外鄉女的堅毅質樸_img_4

曾珮瑜表示,那時候的單純、那時候的努力,如果能撥回一點點回到現代,那該有多好?沒有知識的人還那麼努力,但現在有錢有勢的人卻做不到她們的一半,我們應該想想自己人生要的是什麼,不要為別人而活,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

談到拍戲的氛圍,柯叔元不斷讚嘆導演葉天倫在劇本呈現與運鏡上的巧思,「他很知道故事要強調的主軸、演出時應該傳達之精神,並且很願意讓演員自由地發揮,」不管是場景的講究、道具的歷史痕跡、服裝上的復古,「真的彷彿讓人回到1980年再活了一次。」

柯叔元、曾珮瑜:我們都該學習外鄉女的堅毅質樸_img_5

曾珮瑜說,為了詮釋好劇中的「黑美人」角色,劇組特別安排她去上了裁縫課、舞蹈課,就是希望能在女工和舞廳女舞者中的角色心境轉換間綻放最亮麗的光彩。

此外,還有歷史課、文學課課程,幫助演員們了解那個年代的作品,工廠、女工的社會面,並透過作品揭發當年的社會現實──雇主跟雇員之間的不公、女性投入職場後的意識抬頭、自主權、自由獨立觀念的興起等,大家能從《外鄉女》學到很多知識。

柯叔元、曾珮瑜:我們都該學習外鄉女的堅毅質樸_img_6

不論是演員的表現、服裝的考究、史料的證實、音樂的觸動人心,還有那道道地地的親切台語,都激盪觀眾對劇本的無限想像與回味。

導演葉天倫曾經在首映會時提到,在《外鄉女》的時代背景中,台灣勞工都在幫外國做代工,然而直至40年後的今天,台灣還是持續在幫美國代工,究竟,台灣什麼時候才能走出這個桎梏、做自己的東西?是值得我們省思的事情。

柯叔元、曾珮瑜:我們都該學習外鄉女的堅毅質樸_img_7


(部分劇照提供:民視)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