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企業傳承,創業家到底要將事業傳給子女,還是專業經理人,總是左右為難。
對金銥生命科學公司董事長游汝謙而言,完全沒有這樣的煩惱,因為他有個為國爭光的女兒──游文霖,從事預防醫學工作,今年被《富比士》雜誌選為「亞洲30名30歲以下創業家」。
「29歲的游文霖成立Havital控股公司,研究預防醫學和抗衰老,因為個人的經驗,盡心研發抗肝癌、阿茲海默症的植物藥物,」《富比士》「亞洲30名30歲以下創業家」的三位評審給了這樣的評語。
其實,2017年游文霖就在香港創業,甚至銷售爸爸研發的生技產品。像她這樣的企業第二代,在第一代尚未交棒,就靠自己在外地創業,還回過頭幫第一代拓展海外市場的例子,並不多見。
今年9月,游文霖回台灣,在永齡健康基金會主辦的《TRANS 2018國際生醫新創論壇》演講,並接受《遠見》獨家專訪。她說,自己在加拿大長大,14歲到安養機構照顧失智長者四年,看到他們的健康慢慢退化,當時就立志長大後要研究延緩老化議題,開始和醫藥產業結緣。
圖/Havital控股公司創辦人游文霖。圖片由游文霖提供
外型甜美亮麗的游文霖出生於台灣,但10歲就跟著媽媽移居加拿大。一開始,因為語言不通,在學校被師長嘲笑,甚至言語霸凌,可是她認真學語文、當志工,在學校爭取展現領導才能的機會,在西方社會走出自己的路。
她回憶,剛到加拿大念小學時,不會英文、法文,卻被老師叫上台,指定用法文唱加拿大國歌,老師還故意帶著同學,在台下嘲諷她,讓她幾乎沒有什麼朋友,只能躲在廁所裡哭,一度感到自卑。
在一次分組實驗中,竟然沒有同學願意和她一組,游文霖獨自一人做實驗,卻被老師責罵是「壞女孩」。「我不是!」她鼓起勇氣,站起來對著老師說,當下才發現自己可以不要當弱者,心中的委屈也頓然消失。
為了適應西方社會,游文霖發現,東方的謙遜文化行不通,無法向外界展現才華,必須改變做法。
她因為喜愛服裝設計,就成立社團,教同學設計,又因為喜愛繪畫,13歲的時候,教兒童作畫,14歲以後,每星期到安養機構,教失智長者畫畫長達四年。
當她與失智長者相處愈久愈想進一步探索。「我看到長者從可以走動,變成要坐輪椅;上星期還在的長者,下星期床就變空了,心裡有很大衝擊,」正值青少年的游文霖,小小心靈開始觀察長者老化的過程,提早體驗生老病死。
當她要去美國讀紐約大學的前夕,向其中一名失智的老太太道別,雖然不確定對方是否認得自己,可是,老太太靜靜地看著她。直到現在,游文霖都沒忘記那個安靜的眼神,當下也許下心願,想要從事預防醫學,服務長者的工作。
游文霖對學習很有想法。就讀紐約大學經濟系期間,同學都擠破頭,往華爾街爭取實習機會,她卻主動尋找紐約大排長龍的Shake Shack漢堡店工讀機會,想知道創辦人Daniel Meyer如何經營餐館。
後來,她到美國西岸就讀南加大心理研究所,到具有「時尚聖經」之稱的媒體《Women’s Wear Daily》實習,從打雜跑腿到籌辦公關活動,學習臨場應變,雖然實習經驗和所學關連不大,不同產業卻給她學習的養分。
2012年,游文霖研究所畢業後,選擇到工作步伐快速的香港發展職業生涯。她到中國工商銀行香港分行任職,與大陸人成為同事,累積不同工作經驗。
「香港的金融業很爆肝,」本來想趁著年輕,在金融業多學習,她卻看到不少同行30歲上下,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健康不良,讓她更想發展保健事業。
圖/金銥生命科學公司董事長游汝謙(左)坦言他的教育理念,「我讓子女隨著興趣發展,」只是他根本沒想到,父女竟然會成為事業上的好伙伴。
由於游汝謙與台大及台中榮總技術合作,以「景天科」植物研發保健食品和抗肝癌、阿茲海默症的植物新藥。當初,想創業的游文霖認為,既然爸爸能研發產品,香港政府鼓勵生技產業,募資容易,於是去年就成立公司,為爸爸開展海外市場。
今年10月,游汝謙的保健食品在香港的裕華國貨上市,也準備在網路銷售。曾任卜蜂集團董事長的游汝謙,2004年從食品業轉戰生技業,有女兒擔任事業伙伴,顯得滿足又驕傲。
「我讓子女隨著興趣發展,」游汝謙一語道出自己的教育態度。他回憶,因為工作關係,與妻兒分居兩地,無法天天看顧子女,只能隔空關懷,但是,給他們自由發展空間,也有理想的成績。只是他根本沒想到,父女竟然會成為事業上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