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激發興趣,尊重差異-科學園區實驗中學

徐子婷
user

徐子婷

1996-07-15

瀏覽數 30,000+

激發興趣,尊重差異-科學園區實驗中學
 

本文出自 1996 / 8月號雜誌 競爭之變──異業競爭異業結盟

「台灣教育非常重視學生共通學識的培養,但是忽略了個人興趣及差異。創造能力絕對是需要基本的學力、知識做為基礎,但是不斷重複練習或背誦同樣的東西,對孩子長遠智慧卻是有害的。」

--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中學校長戴禮明

三民主義、數學推理、套套邏輯、語句文法的研究,還有關於其理是不是可以用表決的爭議,這些看似完全無關的事,卻在一間高三的課堂上引起一場唇槍舌戰。

位於新竹科學實驗園區的國立實驗中學,一位帶帽子、穿雨鞋、手提00七手提箱的三民主義老師,在高三數理資優班發回模擬考試卷。學生認為其中一題標準答案有誤,才剛說服了老師,卻又引起另一位同學不同的意見。老師、學生,還有學生之間搬出各種理論企圖說服對方,甚至動用全班表決,就為了探究一個選擇題的答案,爭執了近半節課。

在台灣教育體系之下,實驗中學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號稱「五部共和」的校園,有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和雙語部(十二年級制),主管機關為教育部和國科會。招生的對象限制清大、交大任教職,或中研院、工研院研究人員的子女,高中部則招收少部分透過甄選進來的數理資優生。

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素質整齊,其中不乏舉家自國外遷回者,因此學校在制度設計上也多有彈性。學生一週只穿兩天制服、一班不超過三十人的小班教學、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隨時自由發問。基於學生自治,宿舍的管理規則由住宿同學和幹部共同開會制定。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教學制度的改變,從八十三學年度起採用教育部試辦的學年學分制,學生除了必修科目,還有其他選修課程。占了近清大、交大及科學園區的地利之便,師資和研究設備更是毫不缺乏,每年高中部以推薦甄試或保送方式入學的學生,近全部畢業生人數的三分之一。

一門進階物理選修的課上,鬧哄哄擠滿了三十來位漲紅著臉吹兵兵球的學生。一個看似園遊會的簡單遊戲競賽,卻運用了物理學中有關流體力學的「白努利定律」。學生必須事先經過計算、測試,將紙板和筷子做成階梯狀,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吸管吹兵兵球爬完樓梯。

這種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而非變相補習的選修課,全校總共開了六十四門,有素以見長的數理科,也有繪本賞析等人文科目。學生上起課來是興致盎然,但面對大環境激烈的升學競爭,也讓少數家長不能贊同學校的做法。校長戴禮明除了召開說明會解釋之外,也只能「非常堅定地告訴家長,我對自由、開放、民主等傳統校風和培養學生獨立判斷能力的堅持。」如果家長仍無法接受,也只好「暗示」對方;「您可以做其他的選擇,我會尊重。」

實驗中學敢大膽的全面採行民主、開放、啟發式的教育,主要與學生資質良好、家長的觀念和重稅家庭教育、師資充沛及「五部共和」的形式節省了許多教學行政資源有很大關係。

即使如此,戴禮明也表示,還是會面對許多矛盾,包括:啟發教育和升學現實、學生太重科技與欠缺人文素養、民主自由的校風和學生能否尊重群體紀律,甚至東方和西方之間價值觀念的衝突,都在這所校園之中浮現,必須一一去克服。

目前大學人學管道漸趨多元化,有助於學校對啟發式教育的堅持。教務處實驗研究組的老師駱月絹就承認,大學開放推薦甄試入學,對喜好實驗思考、活動力強的該校學生「幫助非常大」。而校內科學風氣盛行,為了使學生具備人文素養,也盡量開相關課程鼓勵學生選修。至於要求學生在已經民主開放的風氣之下,也能提升民主的「品質」,亦即尊重他人和體秩序,則仍是學校在努力的目標。

戴禮明並不否認實驗中學本身得天獨厚之處,她也同意其他學校在改變的時候,可能會遭遇到較大的困難。但是在整個社會環境都走向開放、多元的時候,她認為教育改革已經到了不是討論該不該改變,而是非改不可的階段。

「堅持去做,才可能成功」這位全國唯一公開遴選產生的高中校長,說出對教育理念的堅定。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