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前找到一生的寄託-武陵高中

徐子婷
user

徐子婷

1996-07-15

瀏覽數 26,600+

提前找到一生的寄託-武陵高中
 

本文出自 1996 / 8月號雜誌 競爭之變──異業競爭異業結盟

「高中不要像補習班一樣,把孩子最美好的三年時光,都在枯燥的書本上度過。美術教育也許和升學無關,但是卻可以幫助學生在年輕的時候,找到他一生中很重要的休閒和寄託。」

--省立武陵高中校長劉永水

一所以升學為主、沒有美術實驗班、全校只有兩位美術老師的普通公立高中,竟然可以在一屆畢業生中就有十多位考上美術相關科系,去年甚至還出了師大美術系的榜首。

去年以第一名考上師大美術系的孫菊君,是省立武陵高中的應屆畢業生。由於在學校的美術課表現良好,高二下學期在美術老師的建議下,才決定報考大學美術系。只有在小學二年級學過兩年畫的她,在一年半的時問內,利用週末及週日向美術老師學畫,沒想到靠著努力及學科成績,竟然超越許多美術班長期培養出來的學生,為自己的興趣走出一條路。

位於桃園的武陵高中,在全校五十四班當中,有三班音樂實驗班及三班數理資優班。由於同時擁有科學與藝術兩種特殊教育,學校特地蓋了兩棟「科育館」及「美育館」相對而立,象徵著不偏廢科學或人文教育。校內雖然沒有特別針對美術資優生所設的實驗班,但是在美術教育上,卻是不分類組,全面而普遍的推廣。

「升學高中」的教育責任

武陵高中有兩間美術教室,一間是西畫、一間是國畫專用教室。正在上西畫課的高二學生在採光良好、空間寬廣的西畫專用教室,有模有樣地架起畫板,一組組的學生就著端坐在前面權充模特兒的同學,晝起全身的人像素描。

而隔壁的國畫教室則像古代私墊一樣,寬大的原木桌旁整整齊齊地擺著兩張椅子,桌子正中央的筆架上吊著毛筆、襯著硯台,每一張桌上還放著國畫的筆法畫冊,牆上掛著的是一幅幅學生的作品。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不論是西畫或國畫課,所有的器材,包括畫架、顏料、筆、紙,甚至畫冊,專用教室裡都一應俱全,學生可以空手來上課,晝不完就放在各班專用的儲物櫃中,不需要帶回家「趕工」,上美術課可以完全沒有負擔。上課時,美術老師會在西畫課放古典音樂、國畫課聽國樂,讓活潑好動的學生靜下心來專心畫畫。

在教育部的「欽」定課程中,高三並沒有安排美術課,念自然組的高二學生陳秋齡至今還很懷念上美術課的日子,「因為沒有壓力,可以休息、畫畫、聽音樂。」

民國七十九年接任武陵校長,開始推動社團活動及藝術教育的劉永水,認為藝術教育除了可以陶冶學生性情之外,他也相信「如果年輕好玩的孩子可以坐下來耐心晝晝,那麼念書的時候,也可以靜下來讀書。」這和學業成績之間的關係,應該是相輔相成的,而事實也證明,學校的升學率從六年前的五0%左右,在去年日大聯招達到八八%,等於給了藝術教育一個正當性。

對於國中時代,可能從來沒有上過美術課的學生而言,武陵高中的美術老師沈秀成笑稱,有時要從「教學生削鉛筆開始」。一切要從最基礎的工夫教起,每完成一個階段,全班同學的作品都會貼在牆上,彼此觀摩學習。兩年下來,慢慢地有些學生會畫出興趣。

現在每年都有學生報考美術系,已經成了武陵高中在推動美術教育之下,「無心插柳」後開創出的傳統。

曾經擔任過台東、彰化、桃園等地教育局長的劉永水,自認該校「絕對」是以升學為目的的高中。然而桃園武陵高中卻也證明,提供更多的刺激,讓學生多元發展、培養青少年多方面的興趣,並發掘學生的潛力,也該是一個「升學」為主的高中所必須負起的教育責任。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