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理論擺一邊,實做放中間-大葉工學院

蕭富元
user

蕭富元

1996-05-15

瀏覽數 21,250+

理論擺一邊,實做放中間-大葉工學院
 

本文出自 1996 / 6月號雜誌 第120期遠見雜誌

國外的名校多半位在郊區,但在台灣,離都市偏遠的學校,卻嚐盡地理的大虧。曾經,許多老師在繞過彰化縣大村鄉曲曲折折的小路之後,決定折返,「回頭是岸」,不願意到大葉工學院這麼鄉下的學校教書。

但是七年下來,這所號稱台灣第一所德國式工業大學的私立工學院,卻在荒郊披荊斬棘,邁出自己的道路。

當初慨然允諾羽田機械負責人葉松根草創學校的校長劉水深,就立志在這片山地中,打造一所他心中想望很久的大學。曾做過政治大學企管所主任的劉水深從數十年教育經驗中體會,學校教育和產業完全脫節,太理論、學術的結果,學生只會死記書本上知識,不會自己動手做。過去他普打算推動學術與企業結合、跨科際的合作計畫,但遭外界破壞學制的批評。現在有這麼一個舞台給他,實現他在國立大學推不動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界多年的劉水深深知,辦學校一定要有特色,方能生存、競爭。所以他在確立大葉基本方針時,就選定德國工業大學理論、實務並重的模式,讓學生能精通,而不是只有概念,並擎舉創意、品質的大旗。

自己出題自己做

不同於一般大學加重教師研究比例,大葉最重視的是老師教學成效,教師不僅要有工廠實務經驗,寒暑假還要到各工廠,觀摩產業最新的技術。

在實務之外,德式工業大學的師徒制教學方式,更是大葉競爭的優勢。「就像中國的師傅,不但要教徒弟武功,還要照顧生活。」多次赴德國考察的劉水深解釋,每個老師各年級平均帶五個導生,負責學生選課、專題製作以及日常生活。為就近照顧學生,老師的宿舍就位於學生宿合正對面,晚上十一、二點還經常可見老師到宿舍找學生訪談。

據教育部高教司統計,大葉師資平均年齡較其他大學輕。「老師年輕到甚至還長痘子。」工業工程系副教授宋明弘指指臉上的青春痘笑說,年輕老師衝勁大,容易和學生親近;也很願意和產業合作,自願擔任工廠顧問,對產業脈動的掌握因此較靈活。

工業工程系大四學生謝淵傑,雖然在入學之前,並沒有聽過大葉的名字,但他對師徒制教學卻心懷感激。從大二開始,他就可以直接跟隨老師做研究,多次得到創作發明獎,「我們還是可以和公立學校學生競爭。」獲得中央大學研究所甄試第一名的謝淵傑自信地說。

大葉辦學是以研發、設計、生產管理的企業價值鏈,發展學校三個重點學域,並加強三者之間的整合。例如,食品工程系就和機械系合作,做出全國第一台包粽子機,正式申請專利;機械系也與工業設計系跨系合作,研發兩代省油車。

在擺放各式重型機械的自動化中心裡,機器聲轟轟作響。從工專插大進入機械系的楊欣瀚,正展示他親手製作的畢業專題--停車塔,當初他在五專老師的鼓勵下,決定投考大葉,三年下來,他從實務操作課程中,學會如何發覺問題,解決問題,他自信將來到工廠,一定比其他人更懂得機械。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雖然德國式工學院是大葉最早發展出的特色,但是風格獨特的設計學院卻有取而代之的潛力。

以全國首創的視覺傳達系為例,在贏得教育部高教司的好評後,銘傳、雲林技術學院等校也都步大葉後塵,將商業設計系更名為視覺傳達系。曾做過唱片企業、舞台劇、電影配樂、雕塑的系主任吳懷宣剖析,傳統的設計學院只有商業設計的概念,缺乏綜合美學的素養。大葉強調多樣化的概念,學生不僅要學工科,還要懂得舞台、電影、美學等人文思潮。

「以前是給答案的教育,我們要做的是自己出題自己做的教育。」學生樣十足的吳懷宣,在陽光燦燦的視聽教室裡,和學生談電影、搞表演;他欣慰地說,在大葉,可以和學生「一起玩、一起闖禍」;系辦公室外牆壁,滿滿張貼學生的自畫像。在學生作品聯展期間,連電梯都被學生精心設計出不同的花樣。

還需慢慢地推

創校時為學校設計課桌椅的工業設計系主任郭介誠分析,師徒制的教學法,學生不只學到技術,還耳濡目染師長的設計人格;經由老師的帶動,大葉的學生特別關懷環保、弱勢族群,學生舉辦的設計展,就呈現許多環保用品與殘障人士的設計品。「我們的教育理念是要引起學生對這塊土地的關懷。」蓄著小鬍子、頗有雅痞味道的郭介誠表示。

今年夏天,大葉即將增加空間設計與造型藝術二系,成為台灣最具規模的設計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那些「看起來怪怪的」老師,還雄心萬丈地要推動中部社區的藝術推廣運動,「讓吃檳榔的人也懂得欣賞畢卡索。」

在大葉的發展藍圖裡,三年要成為中部最好的工學院,六年要做中部最好的大學,但印證在聯招成績,並不盡如人意,始終在最後幾個志願徘徊。「現在距離理想還很遠,我們還在慢慢地推。」劉水深坦言。

「我們是開低走高。」自美返國的機械系主任謝其源相信,學校在聯招排名雖然不見起色,但是卻得到學界、業界正面肯定。他期許,學生進來或許並不是最優秀,但畢業後一定是稱職的工程師,可以隨時上線。

雖然排除萬難,在偏遠的彰化山腳落地生根,但在主要財團羽田機械爆發財務危機之後,大葉深受財務壓力,將來必須不斷增班擴大規模,要維持品質更加艱困。既要保有草創時的理想,又要在財務上不受財團經營好壞的影響,這或許是所有企業大學的兩難。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