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旁觀者言:「敵人」常是真朋友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1995-05-15

瀏覽數 14,950+

旁觀者言:「敵人」常是真朋友
 

本文出自 1995 / 6月號雜誌 第108期遠見雜誌

「非友即敵」、「非敵即友」的二分法隨著意識型態的淡化,逐漸消除;隨著權力結構的丕變與個人利益的推升,產生了朝敵暮友、朝友暮敵的新政治生態。

過去威權時代,講原則,涇渭分明。現在多元社會,講權術,亦敵亦友。敵友的隨時換位,使當事者左右逢源,使旁觀者眼花撩亂。

這就是台灣政治的危機與生機,政治人物的精明與弔詭。

執政者的一個危機,即是錯把建言者當敵人,錯把諂媚者當朋友。一旦貼上敵人標籤,再中肯的建議變成偏見;一旦認為親信,再重大的錯誤可以容忍。在言論這樣開放的時代,執政者怎麼會聽不到人民真正的聲音?怎麼會分辨不出真正的敵人與朋友?

就讓我們把執政者心目中的黨內「敵人」,看成不折不扣的「敵人」,綜合一下這些「敵人」對執政黨的「偏見」:

.清除黨內金權、派系與暴力分子,重振黨魂。

.確立黨內真正民主決策過程,打破中常會一言堂現象。

.恢復黨內監察制度。

.實踐黨內意見、人事、財務、賞罰公開。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執政黨的許水德秘書長,可以立刻委託一個超然中立的民意研究機構,做一次全黨黨員的民意調查,檢驗這些「偏見」的正確性與普遍性。

誤把親信、利益獨占者、權勢分享者的奉順、說辭、諂媚當成人民的聲音,不僅埋葬了當政者自己的歷史地位,更抹煞二千一百萬人民的共同願望。

執政者的一個生機,即是從此刻起,跳出個人政治恩怨、歷史悲情、利益糾纏,對敵友之間有一個全新的定位。把諂媚者當敵人,把直言者當朋友,這對執政者的智慧是一項無情考驗。只要執政者仍有關鍵時刻的反省力,就能把「敵人」的「偏見」,轉變成自己改革的主見。

從旁觀者來看,這種「敵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