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那些年,我們在政大

字裡行間

王力行
user

王力行

2017-05-31

瀏覽數 8,450+

那些年,我們在政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7 / 6月號雜誌 台灣隱形冠軍 智造出擊

記得在50年前畢業紀念冊上,當時的劉季洪校長用毛筆字寫著:「40年全體畢業校友多能奮發有為,各展懷抱,在社會各方面卓然有所建樹……」他提醒我們,過去的畢業校友對社會國家貢獻很大,我們進入社會後,也要貢獻所學,發揮建樹。

我也記得,當年的畢業同學在紀念冊上,這樣寫著:

「南山下 是吾家,

三千夕照 埋首遠浮華,

晴無暇 雨無暇,

看他日風雲際會 咱。」

我不知道這是哪位同學寫的,想必也是當時政大新詩極盛時代的詩社一員。他所展現出的豪情壯志,正代表了那個時代年輕人充滿熱血和情懷。

1963年暑假,我們入校前不久,葛樂禮颱風來襲,大雨成洪。當時全台灣鋼筋水泥的建築不多,我住的三重眷村每到颱風來時,都要躲到隔壁的小學教室避難。豪雨下來,房子淹水比人還高。我的入學通知單不知淹到哪裡去了,找到時是濕淋淋、沾滿了泥土的。報到時,才知位於木柵的政大,也淹了三天三夜。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相信和我一樣惶恐、一樣期待的同學一定不少。他們來自中部、南部,坐著慢車,一路從台灣尾走到台灣頭,整整一天。更有不少是從香港、澳門,還有東南亞的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千里迢迢飛過來的異鄉遊子。

一半台生,一半僑生,是每班都有的現象,據說當時政大是僑生最多的公立大學。一半男生,一半女生,也是以文法商為主大學的特色。

領導思想、啟發社會,人文薈萃大學城

16個系中,文學院占了1∕3,詩人和文人特多。詩人筆下校旁的小溪變成了「醉夢溪」;班上一位馬來西亞僑生寫新詩一首〈太陽生了黃疸病〉,我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可以用這樣的詞彙形容太陽。外交系、法律系、新聞系的辯士們後來都成了耀眼的外交官和伸張正義的律師。

當年的財稅系絕沒料到往後掌了全國財政、稅務、關務的大纛。企管系開台灣管理學的先鋒,銀行系、公行系、地政系校友在企業界、金融界披荊斬棘,馳騁商場,創造台灣經濟奇蹟。

新聞館落成時,美國總統甘迺迪還來了賀電。講堂前的對聯:「集中西文化菁英研求學問」「究天人思想真理貫徹知行」,那是師長們的殷殷期勉。

50年後,校園占地104公頃,現代化的圖書館、體育館,青翠環山大道可跑馬拉松。僑生已變成外籍學生,和全球60多個國家、520多所大學結為姊妹校。同學「研求中西文化學問」,環境更佳;能否「知行天人思想真理」,就待努力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