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與加拿大歷時七年談判、於二○一四年敲定的自由貿易協定「全面經濟貿易協定(CETA)」,在離簽署最終期限只剩五天之際,因比利時瓦隆省議會反對而瀕臨破局。一旦失敗,不僅使歐盟未來與美國或日本完成自貿協定的希望大減,英國和歐盟的「脫歐」談判也將更加困難。
歐盟各國政府都強力支持CETA,但依據歐盟程序,比利時若得不到各地方議會支持,中央政府不能簽字;如果廿七日最後期限之前無法解決,簽署儀式將取消,下一步會如何發展仍是未知數,雖然歐加雙方都不願放棄這個努力多年的協定。
這對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是個不好預兆。該協定在大西洋兩岸都遭遇強烈的反對聲浪。
而美國與其他十一個環太平洋國家談定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也遭美國國會和兩大黨總統候選人質疑或反對,讓TPP前途未卜。
法新社指出,柏林圍牆倒塌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對自由貿易與全球化的支持突然出現強烈的反轉,打破國界的熱情似乎在消失中。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經貿研究員奧登說:「數十年來政治領袖沒有認真關心貿易議題,如今我們正目睹此一後果。」
多年來,許多人指責先進經濟體逐步打破貿易壁壘和取消進口關稅,造成開發中國家巨大的就業損失。
奧登說:「我們忽視全球貿易的輸家,現在我們正見到反彈。」
曾任加拿大駐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人員的史蒂格發現,將經濟問題歸咎於外國的趨勢正日漸上升,「民眾將其歸咎於移民或進口貨品。他們想把它歸咎於外來的東西,而非科技變革或國家政策不善。」
位於比利時法語區的瓦隆省約有三百五十萬人,不到歐盟總人口的百分之一。當地民眾「反全球化」意識高漲,擔心未來進口加拿大牛豬肉將激增,也擔心本地與外國投資者之間的糾紛將交由獨立的法庭處理,讓跨國企業破壞當地的勞工權益及環保標準,因此議會上周投票反對。
(本文轉載自2016.10.24「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