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四成不滿癌政 經濟成癌友最大負擔

健保給付不足 三十歲世代支持治癌新藥差額自付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15-11-20

瀏覽數 31,700+

四成不滿癌政 經濟成癌友最大負擔
 

中央健保署去年八月調查,80%民眾對健保整體表現持肯定態度,不滿意者只有17%。然而最新遠見民調「癌症防治與用藥」民調結果卻發現,高達43%民眾不滿意目前政府的癌症防治表現,顯示目前癌症防治政策尚有加強空間。

遠見雜誌與羅氏大藥廠近期共同舉辦「台灣防癌與治癌政策公共論壇—你所不知道的『癌政』」,邀集醫療、公衛專家與病友代表,針對未來的防癌與治癌政策提出建言,與會來賓表示,癌症新藥給付應加快腳步,可納入新藥差額負擔制度、改善防癌險等,且應從制度鼓勵病友積極參與公共政策。

 

癌友不是弱勢  病權應充分參與政策制定

台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李龍騰表示,癌症和慢性病都有年輕化的趨勢,以肺癌為例,致癌危險因子眾多,篩檢、分類、用藥都很複雜,一旦轉移,五年存活率不到百分之五,從醫者立場做出建議應注重定期篩檢的重要性,除了前端的預防,李龍騰也從其臨床經驗分享,治療期間,醫病應充分的溝通,讓病人獲得最多訊息,才可能有更合適、更合理的治療用藥。

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講座教授楊志良也同意,治療時醫護人員應告知最新的藥物及治療方式,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媫更鼓勵病友不要自視為弱勢的一群,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資訊的易取得性,應該積極了解治療選擇,進一步可參與醫療公共政策,現行的制度中,病患並沒有完整的參與權及表達意見的平台。楊志良也說明,根據二代健保法,各相關利害人應參與健保決策,但病患代表並未納入,特別是健保共同擬定會議,這一點政策上應該改進。

 

建立新藥差額給付  加速癌症新藥審核

本次遠見民調結果中,有五成六的民眾表示支持「健保支付基本費用,病患依等級負擔差額」,其中30~39歲的年輕族群,願意自付差額的比例更達七成八。

林葳媫回應,年輕族群大都支持差額支付,普遍接受更正確的認知,疾病是不能逃避而要有所準備,也理解健保資源有限的難處。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提醒,在承認治癌新藥的價值之際,請理性討論增加的成本由誰來扛,國家保險不可能無限制承擔,使用者(病患)是否願做部分負擔,對弱勢族群的照顧也該有所依歸。健保大餅人人想分,在資源有限下,李龍騰也建議改善癌症新藥的核准流程,並建立適度的差額給付,教育民眾減少濫用,健保才能走得更長遠。楊志良補充,在專利期內的新藥差額給付,可以有部分負擔,但要提供病人充分效益資訊。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黃文鴻則針對新藥審核時程表示,從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公開的資料來看,一到八月藥物核可僅有八十多件,相較於其他進步國家實在太少,藥證審查應加速。

二代健保設立之初,就認同在法治基礎上,逐步建立治癌新藥差額負擔制度,健保署也應檢討新藥的使用限制是否比他國嚴格,而降低藥廠在台上市新藥的意願,對病友和臨床醫師都不公平。

 

政府健保為後盾  商業保險、社會大眾善盡責任

黃文鴻補充,癌症治療的進步非常快速,目前第一線治療的健保涵蓋率幾乎百分之百,但癌症可能會復發、擴散,這些新藥的價值從療效及安全、副作用降低等,客觀的爭議不大,但健保雖然知道價值,但給付終究得預算控制,對使用規範又增加很多使用限制,使得現在國際藥廠不急引進台灣,健保原本立意良善,但要照顧民眾健康到什麼程度,值得討論。

民眾的醫療的費用來源,除了主要來自於政府健保大傘外,遠見本次民調結果也有六成的罹癌家庭會購入相關醫療保險,但林葳媫提及,現行商業癌症保險的內容多不符合時代需求,現在癌症治療不一定要長期住院,卻很多只給付住院費的保單,期許有關單位能跟保險公司協商,將保單重新活化,幫助癌友接受良好治療、維持生命長度,商業保險業者應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王正旭說,愈來愈多的抗癌新藥強調精準治療,除了比較好的效果、較少的副作用,還包括更多潛在的附加價值,對於癌症患者而言,當生活品質改善、更多時間與親友相處,甚至可以回到職場工作,也是新藥所帶出更多的附加價值,所以大家應共同努力,包括財務解決方案,以讓癌症病人能夠獲得最適切的治療。

主持人滕淑芬最後總結,無論防癌或與癌共處,都需健保做為後盾,促成新藥審核及各項政策以符合民眾需求,社會已開始接受新藥部分負擔,且資源有限寧可保大病不保小病、希望加強前端健康的觀念促進、呼籲大家愛護健保並珍惜資源。

期許政府在防癌與治癌政策上進行改革,更尊重癌友的病權,把國人的健康、平安、快樂置於優先考量。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