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於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提出政府工作報告,為其就任總理以來的第二份政策規劃論述。
201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1.GDP目標:增長7%左右。
2.通貨膨脹率:3%左右。
3.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
4.城鎮登記失業率:4.6%以內。
5.進出口增長:6%左右。
6.投資:增加到4776億元人民幣。
7.財政赤字:擬安排1.62兆元人民幣,比去年增加2700億元人民幣。
8.廣義貨幣(M2):增長12%左右。
9.能源消耗強度:下降3.1%以上。
10.CO2排放量:下降3.1%以上。
11.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高10%。
12.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人以上。
2015年總體部署和工作重點摘要:
1.簡化行政審批: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簡化程序,明確時限,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2.戶籍改革:對已在城鎮就業和居住但尚未落戶的外來人口,以居住證為載體提供相應基本公共服務,取消居住證收費。建立財政轉移支付與市民化掛鉤機制。
3.基礎建設:計畫新建鐵路投產里程8427公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1.6萬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1.2萬公里,寬帶用戶超過7.8億戶。
4.金融改革:推動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搆,推出存款保險制度,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穩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人民幣國際使用,加快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完善人民幣全球清算服務體系,開展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適時啟動「深港通」試點。
5.互聯網+: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是競爭高地。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國家已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6.中國製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採取財政貼息、加速折舊等措施,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
7.區域經濟發展:把「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起來,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引導產業由東向西梯度轉移,深化泛珠等區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