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報導,保險業近期發展最快速的領域,是網路攻擊險。目前約有50間保險公司提供網路攻擊險保單,包括美國國際集團(AIG)、安達(ACE)等龍頭。
網路攻擊險的興起,主要因為數據資料外洩,已成為企業需面對的現實問題。根據數據顯示,自2012年到去年,這類保險的需求就增加了21%。
然而,有企業表示,網路攻擊險仍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問題在於如何量化網路攻擊所造成的損失,銷售表現下降、品牌名譽受損往往難以估量。保險公司也缺少確切的數據釐清網路攻擊發生的機率,和會造成的損失程度。主要因為大多的數據外洩事件沒有受到注意,或甚至沒有公開。
今年二月,索尼被裁定2011年PlayStation數據洩漏事件的20億損失,不屬於一般責任險的承保範圍時,企業開始紛紛關注網路攻擊險。
網路攻擊險的市場也在持續進化,AIG率先擴大承保範圍,加入了財產損失、人身傷害等這些實際風險,假設一間石油公司因為網路攻擊而爆炸,損失也可以連帶獲得賠償。
但這個市場還是充滿挑戰,企業對於雲端技術的大量使用,要如何評估雲端的風險就是一項挑戰。愈來愈多的公司使用亞馬遜的雲端服務,這樣的聚集性會提高或降低風險,沒有人可以保證。然而,《紐約時報》認為,無論多麼複雜,網路攻擊險都是一門大生意,如果保險公司還沒跨足這個領域就虧大了。
(新聞來源:《紐約時報》,林芳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