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解嚴之後,天下好像是他們的

林志恆
user

林志恆

1992-04-15

瀏覽數 14,150+

解嚴之後,天下好像是他們的
 

本文出自 1992 / 5月號雜誌 第071期遠見雜誌

二十四節氣行至驚蟄,三月的政情就像一記春雷,驚動了台灣人民的心。

三月五日,總統選舉方式決策急轉彎,民眾摸不清頭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十四日,國民黨三中全會,直選、委任兩派大激辯,有人問:「是不是又鬧政爭了?」

二十日,國大臨時會揭幕,演出全武行,使人懷疑:「這是我們才投票選出的民意代表嗎?」

政爭的陰影,盪得人心載浮載沈,但無論那一黨、那一派,他們都說:「我是順應民意。」

民意到底在那裡?走訪全省各地,民眾也有話要說。

面對不穩的政局,有人憂心忡忡,不知轉型陣痛何時了;有人武鬥新聞書面看多了,不足為奇;更有人視為「能量釋放」,適度的解放,總比突然爆發好,

只想過平靜的日子

政治在多數百姓心中,已是金錢、權力鬥爭的代名詞,他們多半不鼓勵了女涉身政治,只希望做個平凡的老百姓。

政治解嚴,動員戡亂終止,有人從期望轉變成失望,寧可走回從前,他們說「政治紛亂是國民黨造成的惡因」,也有人說「是民進黨釀的苦果」。

對於未來,憂心、信心摻半,只要不自亂陣腳,只要民意能更被尊重,只要「革新、安定、繁榮」不再是口號;大家要求的不多,只希望能過更清明的日子。

顏世鉉 三十歲 台北市內湖國小老師

總統直選問題,一直是層峰人士在討論,老百姓沒有著力點。整個國家重大政策,完全操在上面的意識型態,百姓的意見根本無法上達權力圈。我們關心的是他們決策過程,是不是純粹從追求民主政治來出發?

其實說決策是根據民意都是一個藉口,因為美意可以塑造,百姓可以教育。在台灣,多數民眾在政治方面並不具獨立思考能力。以總統選舉方式為例,執政黨可以在媒體上宣傳他想要的方式,所謂民意調查,只不過是先教育想要的,再去作調查。

生活離不開政治

有人說政治人物在立法院叫囂與我無關,但事實上生活大小事情都是政治人物在決定,每樣制度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和政治是離不開的。

老百姓還是蠻關心政治的,只是能表達意見的方式不過是一張選票,監督政治人物的力量非常不夠。

要改善目前的政治情勢,最好的方式是設計一套良好的制度,老百姓能監督到最上層,民意能發揮制衡力量,司法也能公正,政治人物逞私慾的空間就能減到最小。

媒體也要夠開放,教育老百姓,使他們對問題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知道真正的民主政治精神是什麼。直選或委任,獨立或統一,百姓自己能判斷。如果能照此發展,我對政治傾向樂觀,只是看到上層的人權力鬥爭,百姓卻無法制衡,還是有點無奈。

孟繁墊 二十六歲.彰化員林 畫廊負責人

國民黨不能貫徹自己的政策,是長久以來常會發生的問題,而且這是層峰的人分配他們權力的問題,與我們關係影響不大。

我對於國民黨愈來愈不能信賴,一而再、再而三的鬧笑話。它雖然提供我們一個高所得的社會,但一般基層民眾相對也要付出更高的代價去維持生活,並沒有造成真正的幸福。

感到前途茫茫

解嚴之後,民進黨是一個重要角色,過去對他們期望很大,但後來他們運用群眾運動,訴求]曖昧模糊,期望又轉成失望。

現在反而有點懷念從前的感覺。倒不是社會上動亂,而是在生活上,對往後的目標覺得很茫然,這種沒希望的感覺,是政治帶來的。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過去對政治還蠻關心的,現在部不想管,有點苟且偷生,這都是失望造成的,好像生活的目的就是多賺一點錢,講話才能大聲。

年底選舉絕對拒投。

去年國代選舉,彰化地區國民黨提名的人,從背景分析,不是黑道人物就是炒大家樂,對民進黨又怕怕,永遠都是這麼低落的樁腳選舉文化,怎麼去創造一個好的政治狀況?

王心靈 二十六歲 台南市 自由業

從委任直選變到公民直選,誰推動的也不知道,誰主張的也不知道。整件事沒有人敢承擔,沒有人敢講,大家都太不負責任了。

我也贊成公民直選,但不應該是這樣的決策過程,決策為何改變?要讓大家知道,否則誰知昨日之是不會變成今日之非?

我不知道這次大家要怎麼度過,以前我一直對人民很有信心,現在人民卻已經無從選擇了。以前再差,只要大家想要安定,投給國民黨至少不會錯,雖然他還有一些很糟的東西,但至少還能做到基本的保障,不會亂下去。

讓全民分享政治

現在看到國民黨就覺得有點可怕,他們自己已經無法運作整個黨了。如果情況不改善,上層決策的人,永遠和他的精英、民意代表甚至民眾有段很大的差距。

現在的社會型態,已經不只是被動的被引導往那條路走,個人有權利去做自己選擇的事,如果今天權利不開放給全體黨員參與,就不能談到政治要讓全民分享。

本來以為去年國代選舉完時,氣氛愈來愈不錯了,現在看新聞怎麼突然又變成三、四年前的立法院了?

王崇南 四十八歲 台南白河 養豬業

看到政策轉變第一個感覺是無所適從,從報紙看來,好像是一種政爭。希望這件事不是新聞炒起來的,有時會懷疑報紙寫的是不是正確?太過於「舉一反三」了。

台北發生這些政治事件,對我們影響不大,只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我們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做事情,不喜歡動盪,一些抗爭太過分了,實在看不過去,我們需要安定。

不想賺歪錢

坦白說,很看不慣許多民意代表,惡言惡語,不尊重別人,太沒風度了。解嚴之後,天下好像是他們的,民主似乎被濫用了。

我不鼓勵子女從政,從政要具備某些特質,我們是忠義傳家,不希望賺歪的錢。目前台灣的政治,還是金權政治。

對於未來蠻憂心的。民進黨不具執政能力。它的組織,上層的人程度雖然很高,但是下層的人,多半是口嚼檳榔無所事事。國民黨雖然已經改革很多,但感覺上還是一人政治,上層的人有點獨夫,加上省籍因素,明爭暗鬥,還是蠻擔心的。

周國華 二十八歲 桃園市 中國工商會計講師多數的老百姓並不清楚公民直選或委任直選的利弊得失,但從民意像流水可以看出一件事,多數老百姓還是比較信賴國民黨。當初國民黨說委任好,大家都支持他,今天為何大部分老百姓都支持公民直選?因為國民黨改口了。

對未來有信心

現在感覺上好像前年政爭的事又出現了,但好像又沒那麼嚴重。經過那次政爭之後,大家覺得民主政治是沒有不可能的事。

這是能量釋放的問題。以往台灣處於禁錮的政治體制中,能量不斷淤積,現在需要藉此情形釋放能量。但是如果像核電廠能量釋放太厲害,也會造成很大災害。不過經過這幾次大型的能量釋放,我們都能安然度過,老百姓也慢慢覺得較光明了。

對未來我蠻有信心的。任何社會都是如此,如果老百姓有信心,願意積極的去面對種種挑戰,任何困難都不是問題。像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一樣,很多沒有信心的人都出去了,可是留下來的人,跟這塊土地一起成長、打拚,他就享受到這些成果。

我們最艱難的都過去了,未來也沒有什麼不能達成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