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東有深圳,西有喀什:中國的洛杉磯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3-08-20

瀏覽數 12,800+

東有深圳,西有喀什:中國的洛杉磯
 

大陸最西邊的城市,叫喀什,位於新疆,去過的台灣人寥寥可數。一直以來,喀什的主業是旅遊,以古絲路南北中三條線的交會點,招攬了不少國際觀光客,副業是邊貿,這裡是新疆最早的國際市場和貿易門戶。

喀什正在努力成為「西部深圳」。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指出,大規模建設在這裡剛開始,喀什是中國經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有望成為「中國的洛杉磯」。

走在喀什的街上,觀光客和中亞買辦眾多,維吾爾語、英語、法語、日語、俄語與中文,交錯在喀什的天空上。汽車、腳踏車和驢車同路並行,顯示喀什的經濟尚不發達。但是城市的東面,正在大興土木,建設中的喀什發展大廈雙子塔,將成為這個「中國最年輕特區」的新地標。「東有深圳,西有喀什」,身為特區,喀什把深圳視為學習的對象,巧的是,深圳也是喀什的援疆對口城市之一。

然而,真的能期待喀什能夠成為「西部深圳」嗎?

深圳當年發展,得益於珠三角的產業聚落,生產鏈完整。現在的喀什,顯然不具備這項條件。喀什往內地的運輸費用也太高,使得當地產品走大陸內需市場的競爭力,無法與中部、東部抗衡。所以,喀什的最佳定位,是從事國際貿易,成為「海運以外最大外貿樞紐」。

喀什市委書記陳旭光曾為喀什提出「第五代新城」的發展概念。第五代新城」的核心,就是以「流動經濟」為主力產業:人來了,又走了,在這個過程中,財富卻能留下來。這個模式,突破了大陸傳統上依賴大投資帶動新城發展的固有型態,也克服了勞動力不足的先天障礙。從這個角度看,新加坡才是喀什要仿效的典範。喀什中亞南亞工業園區,便是背負這項嘗試的實驗室之一。

管委會主任李永新表示,目前共引進45家企業,均以組裝加工廠為主,先以當地市場為基礎,再逐步發展為外銷企業。招商策略如此定調的原因之一,是喀什生態脆弱,不可能引進承受高污染產業。「出口組裝加工很適合喀什,基本上沒有污染,」李永新說。

原因之二,是喀什周邊國家對中國的依賴度很高,這一點,從喀什口岸與鄰國的貿易成長迅猛便可得知。2006年,喀什的進出口貿易額為6500萬美金,2011年,已經超過10億美金。

園區內的喀什瑞仕達倉儲,擁有20間倉庫和6個貨台,主要業務便是幫吉爾吉斯、哈薩克、塔吉克和巴基斯坦的買家,將採購的中國商品暫時堆放並代理報關。掛著外國車牌的大卡車,進進出出,喀什瑞仕達倉儲經理程新透露:「聯想的筆電賣到中亞,便是從這裡走。」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實際走一趟口岸,更深入喀什的國際貿易通道,便能貿易往來的情景。從喀什市中心出發,沿著309省道,往邊境開去,鹽鹼荒山上一根草也沒有,峰稜宛如獸齒,時不時可以看到大型吊車,推土機和壓路機,正在修建鐵路,過了一會兒,又能看到牧民在路邊趕羊,這條路,傳統與現代並存。

開了一個多小時,到達吐爾尕特口岸,是周邊最現代化的建築,越過國境,對面就是吉爾吉斯。假日杳無人煙,好比死城,但一到平日,卻是大貨車紛至沓來,商店裡賣著超級便宜的俄羅斯伏特加及香煙,拿著護照便能購買。

在這裡,外貿就像喝開水一樣普遍,跑單幫的人,因外貿而致富的故事從未間斷。

為了真正發揮樞紐的作用,喀什正在籌建「絲綢鐵路」。在十二五規劃中,大陸國務院已經明定建設中吉烏鐵路和中巴鐵路,前者從喀什出發,於吐爾尕特口岸出境,抵吉爾吉斯和烏茲別克,全長504公里,是新歐亞大陸橋的支線。

中巴鐵路則是能源大通道,經由喀什的紅其拉甫口岸,穿過崑崙山,綿延750公里到巴基斯坦,一路再通往波斯灣的荷姆茲海峽。中東的石油由此運往中國,距離更短,比繞過麻六甲海峽走至廣州,少了1萬公里。絲綢鐵路一旦落成,將為喀什和周邊國家的外貿帶來大量的商機。

蓄勢待發的喀什,正朝著「西部明珠」的夢想步步邁進。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