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101美食街拍攝的快閃活動影片「驚喜合唱101」,7月10日登上Youtube,短短兩週點閱已經超過650萬次,按讚次數還是Youtbe點閱冠軍的十倍。
微電影的魅力無法檔,由於行動裝置與行動上網日益普及,台灣拍微電影的風氣也愈加蓬勃。為了鼓勵國人用微電影訴說台灣動人故事,資策會受行政院之託、在「國家創新力提升計畫」下舉辦了第一屆「台灣微電影節」選拔活動。
「台灣微電影節選拔」以「社會創新」為主題,自3月徵件,6月底截止時已收到1200件參賽申請,報名踴躍超乎主辦單位想像。25日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的開鏡祈福儀式中,主辦單位與參賽者總計超過50人,規模盛大堪稱近年之冠。
「台灣『悶』很久了,我們希望能用創新的微電影,讓人們重拾感動、發現更多驚喜!」資策會執行長吳瑞北表示,「台灣微電影節選拔」希望鼓勵年輕人用鏡頭、以在地觀點呈現社會各個角落的小創新,「創造講故事的人,也把好故事留下來。」
參賽作品必須以「社會創新」為主題,然而什麼是社會創新?「簡言之,就是用最少的資源,解決最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計畫主持人資策會副執行長龔仁文表示。比方慈濟以紙板做成使用期長達一年的組合屋,供災民暫時居住,喜願共和國以契作方式增加台灣小麥生產,並雇用身心障礙者做麵包,《大誌》雜誌與遊民共創街頭企業,「光原社會企業」幫助阿里山原住民種植並銷售有機蔬菜等,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社會創新。
選拔活動分為學生組、專業組、社會組三組,參賽者需於9月1日前繳交微電影作品,評審11月15日完成決選,12月頒獎典禮上,將公布獲獎的24件作品。另一方面,官方網站(http://www.weifilm.com.tw)會自9月1日起,舉辦「最佳人氣獎」票選,上網投票民眾還能參加抽獎。
24件獲獎作品不但會放上Youtube讓所有民眾瀏覽,也有機會在中視、華視、台視、民視、年代等主流電視台上播出,年底「國家創新月」的微電影館也能看到這些精彩作品。
除了有大量曝光機會,得獎者也有機會透過育成成為新事業體。「過去微電影多用作商業行銷,現在微電影已能不靠廣告走出獲利模式,」行政院科技會報政務委員張善政表示,「台灣微電影節」將邀請創投加入,進行育成扶植,而在過程中培養的影視人才,對於未來的國片創作也將有相當助益。
(圖說:「臺灣微電影節選拔活動」開鏡祈福儀式。資策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