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網路傳播力,是人云亦云,還是傳遞快樂?

林珮萱
user

林珮萱

2013-04-03

瀏覽數 13,250+

網路傳播力,是人云亦云,還是傳遞快樂?
 

還記得「BBS鄉民的正義」這部國片嗎?網路匿名喧嘩、加上人肉搜索現象,讓人領略社群力量大,這種「鄉民正義」,用在對的地方,將可把「正義」力量極大化,但一旦淪為七嘴八舌、庭外審判,卻有可能會逼人走上絕路。

3月中旬,台灣大哥大基金會和白絲帶關懷協會共同發布的一份「青少兒網路使用與價值觀」調查。內容是針對國內小三到高一的學生,發出上萬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達1萬2480份。

「青少兒網路使用與價值觀」調查報告指出,重度使用網路的人,在網路上的言論很容易失去界線,讓青少兒沒有責任感,而這種現象更具體出現在以Facebook作為入口網站的使用者身上。

主辦單位比喻,大眾一個簡單的按「讚」舉動,可能因為人云亦云、未經採證就成為傳遞不實謠言的共犯,讓社群網絡變質成為一種看不清真相、破壞力極為廣泛的群眾「沙塵暴」!

現在青少兒參與網路世界活動的比率已是有增無減。同樣根據這份調查,青少兒最常使用的入口網站,以「Yahoo!奇摩」為主,其次就是社群網站「Facebook」。甚至,台灣青少兒學生網路社群參與比例已大幅增加,由三年前的17%遽增為43%,有近五成參加網路家族的青少兒,會出席網聚,並和網友碰面。

網路對青少兒的重要性遽增,更甚者,臉書中的世界儼然已形容了孩子們的世界觀,值得外界正視社群網路對孩童的影響力。

台灣大哥大基金會秘書長阮淑祥現場分享,在網路虛擬又匿名的社群中,每個人就像川劇裡的變臉一樣,以各種面貌出現,若無建立正確的網路價值觀,匿名言論到處點火,後患無窮。

其實,受到影響的何止是青少兒。相信上臉書已成為許多成年人的每日例行活動之一,每一則訊息的轉發,一不小心便容易就形成「網路災難」,負面效益帶來的傷害往往難以弭補。

然而,網路當真是萬惡淵藪嗎?社群網絡快速的傳播力,確實也能有發揮正面能量的時候。以「快樂」為品牌核心的「可口可樂」和台灣世界展望會恰好也在3月中旬,舉辦「讚助兒童傳遞快樂」記者會活動。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在4月30日之前,消費者只要於台灣可口可樂官網或facebook粉絲頁上分享活動訊息或按「讚」,每一個分享「可口可樂」即捐助3元至台灣世界展望會「投資豐盛生命」計畫。簡單的小舉動,便能做公益。

社群網站如同一套新的科技工具,如何使用它,關係到每個人的選擇。一個簡單的click動作,所造成的漣漪效果可能令你意想不到。

下回要分享網路訊息前,不妨再多想想,對內容的可性度和真實性,有把握了再轉貼吧!否則你有可能成為傷害他人的幫兇而不自知。

(圖說:形象陽光正面的Janet以快樂大使身分出席記者會,和台灣世界展望會「投資豐盛生命」計畫的受助孩童一起表演,Janet的小提琴搭配小朋友的烏克麗麗演奏歌曲「當我們同在一起」,透過音樂傳遞快樂給每一個人。為維護小朋友權益,孩童臉部已模糊處理,可口可樂提供。)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