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因南斯拉夫戰火日熾而瀕臨引爆邊緣,歐洲也面臨了二次大戰之後最嚴重的軍事衝突。尤其歐市各國正翹首企盼一九九二年整合之後的繁榮,如今後門發生戰亂,自是如芒刺在背。
六月至今,斯洛凡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境內烽火連天,戰場離米蘭、維也納不到一百里。原本種族複雜的歐洲國家,擔心南國內戰將引發歐洲最古老的瘟疫--分離主義。
比如,捷克境內存有矛盾的捷克人和斯拉夫人,可能就是頭一個效尤者;對於西班牙的巴斯克人和羅馬尼亞境內的匈牙利人,也會有「不良的示範作用」。
南國內戰也有導致歐洲地圖重畫之虞。保加利亞、希臘和阿爾巴尼亞等鄰國,素來聲稱擁有南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和土地主權;一旦它們藉保護同胞之名干預戰事,重申主權,將是另一場禍亂之始。
無人能終止戰爭
難民潮更使鄰國聞之色變。戰亂已迫使二十餘萬南國人民逃離家園,奧地利、義大利等國首當其衝。「如果南斯拉夫淪為第二個黎巴嫩,我們如何阻擋這股難民潮?」一位義大利移民局官員掩不住憂心忡忡。
南斯拉夫是西歐國家重要的外銷市場,也提供了充沛的勞力,萬一經濟崩潰,對西歐會產生立即的影響。事實上,目前通行南斯拉夫的貨車,保險費之高幾乎已嚇走了所有歐洲商人;而希臘水果外銷協會(產品主要賴陸運,經南國銷往北歐)表示,今年的業績較去年跌落了四0%。
對於南斯拉夫內戰,「世界警察」美國雖不願見其分裂,卻表明了由歐洲自行解決的態度;而歐市國家能否成功地調停這場戰事,正可以考驗它們達到「政治整合」的決心。
但是,一次又一次,停火協定的字漬還未乾,調停人員的座機才剛飛離,和平的希望又在硝煙中化為泡影。無怪乎歐市推派的南斯拉夫和會主席卡林頓垂頭喪氣地說:「除非他們自己願意,否則無人能終止這場暴力。」
事實上,歐市各國對南斯拉夫的立場,也如南國各種族間一般分歧。
德國姿態強硬,甚至一度揚言將承認斯洛凡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兩國獨立,外長根舍也曾步入克國示威群眾中,表示支持;法國、西班牙支持現行的聯邦體制;義大利主張溫和的武力展現,以警告南國聯邦軍和塞爾維亞軍隊;英國和荷蘭則仍唯美國馬首是瞻。
法國總統密特朗強調:「絕不容許南斯拉夫破壞歐洲的凝聚。」然而,面對南國燃燒的種族仇恨和失控的戰況,歐市主席狄洛不禁悲歎,歐市國家束手無策,「就像小孩碰上了大人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