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統帥大點兵,代價為幾何?

林蕙娟
user

林蕙娟

1991-10-15

瀏覽數 12,400+

統帥大點兵,代價為幾何?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1 / 11月號雜誌 第065期遠見雜誌

「華統演習」--光輝十月最受矚目的焦點。

這是場面最壯觀的一次國慶閱兵,也是最富爭議的一次。

部分民意代表批評它勞民傷財;專欄作家為文嘲諷它象徵窮兵黜武;「一00行動聯盟」走上街頭反制;數家報社也接到許多讀者來函抱怨,「這些抱怨也有來自軍中的,真是前所未有。」一位報社資深記者比較往年。

顯然,即使閱兵典禮中行如刀切的正步、厚重剛猛的坦克,依舊動人心魄,但「展現壯盛軍容」,己不再是多元化社會對國慶閱兵的唯一評價。

閱兵典禮不到兩小時,都在社會引起將近兩個月的爭議。

爭議始自回填捷運工程起。為了配合閱兵車輛部隊順利通行,捷運工程位於忠孝東路、新生南路口的南港線二五四標,必須調整施工順序,回填已完成的連續壁和中間柱頂的孔穴,多出二百萬元成本,由廠商自行吸收,工期也延長將近五十天。

儘管捷運局評估,二五四標調整施工順序,不致影響南港線整體完工、通車時間,但對長期忍受交通黑暗期的台北市民來說,無異雪上加霜,「教我們如何「把交通的愛找回來」?」一位計程車司機憂心。

老樹也遭殃

八月中旬,捷運工程回填事件才喧騰一時,緊接著介壽路上二十六棵老榕樹的命運又興風波。

二十六棵老榕樹正好遮住觀禮台貴賓的視野,原訂暫時遷移,具農業專家背景的台北市長黃大洲還說:「暫時將榕樹遷移到新公園,可以調養生息」。

台北市亟須綠化已是共識,在介壽路栽植了幾十年的榕樹,就為一次閱兵而遭遷移之苦,悖離環保觀念。在民意壓力下,二十六棵榕樹才以修剪枝葉的方式存留。

九月底,參閱部隊陸續進駐台北市十七所學校,扣除例假和國定假日,平均借住七天,其中十五所學校必須全面或部分停課,停課人數約三萬二千人。

早在進駐前一個月,「家長擔心停課影響學生的課業,更因上班無法照顧孩子,而抗議學校為什麼要借給軍隊,」永春國小教務主任曾老師指出,這種反應在三年前的國慶閱兵根本就不存在。

表面上,台北市政府幾位官員咸稱國慶閱兵是國家大事,應全力配合。私下,不以公務員的身分發言,對一些配合工作感到無奈,紛紛表示「行政機關有苦衷。」

為了閱兵,重慶南路等十條總統府周圍道路特別刨平加鋪柏油,尤其介壽路閱兵台前部隊聽訓範圍,更將路面填到與人行道齊平,演習後再回復原狀。全部整修經費達二千三百多萬元(尚不包括畫線和管理費),列入工務局預算辦理。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總統府前廣場搭了閱兵台,原本停在廣場的國防部交通車、公務車,向市府停車管理處免費借用長沙街、桃源街六十七個收費停車位;九月底,重機械軍車進駐信義計畫區,國防部又借了兩個停車場,共九六四個車位。

社會是盈是虧?

為了民眾需求,也為了停管處本身的營收,停管處和國防部曾多次協調,往往仍難拒絕軍方要求。「討價還價一樣,」停管處營運科科長陳全盛舉例,原本國防部要「借」用辛亥路高架橋下停車場八十個停車位製作牌樓,停管處堅持「租」用,最後決定由牌樓承包商付這筆場地費。

交通局估計,因交通管制所耗費的社會成本,將近一千萬元。其中信義計畫區管制十七天,由車輛繞道旅次、繞道增加時間、平均每人時間估算,須付出三百九十萬元;國慶日當天的交通管制,再多付出六百萬元。

而空中部隊預演,從桃園外海編隊後飛至台北市區,中正機場必須停止起降超過一小時,造成數百名旅客受困機場。

國慶閱兵本身,究竟消耗多少金錢,更是令人好奇。國慶閱兵的經費是由軍方各相關單位提報;國防部一項資料顯示,作戰訓練、運輸、後勤三項經費是六千九百二十五萬元,與外界揣測的上億元,頗有差距。

從政府到民間,把國慶閱兵期間耗損的金錢。時間、人力相加,這筆社會成本究竟有多少效益?收支相抵,社會是盈是虧?

三年前經國先生去世,李登輝繼任總統,「那年總政戰部下達一道政治指示,為軍人的「領袖」下了一個定義,」一位上尉軍官追溯。定義點明蔣公和經國先生是精神領袖,李登輝總統是現階段的領袖。國慶閱兵象徵軍隊效忠領袖。

一次閱兵也相當於一次嚴格的部隊整頓。

湖口閱兵預校當天,參謀總長陳燊齡指出,閱兵的目的「是為了給國人、甚至敵人,展現國軍精實壯大,激勵民心士氣,……樹立國家新形象,並嚇阻敵人……。」

也有參閱官兵表示,目前國防預算、人員大量裁減,對軍中士氣打擊很大,而在總統府前走一遭,讓全民驗收訓練成果,「可以提振士氣。」

然而,也有人對閱兵的意義有不同評價。

「世界各國紛紛談論裁軍、限武,我們此刻擴大閱兵,展現國防武力,顯得格格不入。」國防專業立委丁守中認為,要提振軍中士氣,「應該改善軍中待遇、設施、生活管理,並使軍中升遷、進修管道順暢,而不是表面的閱兵「秀」。」

一般人過八十大壽,必然隆重慶祝;國家的八十歲生日,也理應慶祝,但在大家觀賞壯盛的國慶閱兵後,卻留下了省思的空間。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