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赤道小島蓋生態蝦王國 靠潮汐養大「海中黑金」

肉雞大王大成 進軍印尼布局水產事業

林珮萱
user

林珮萱

2017-04-19

瀏覽數 10,350+

赤道小島蓋生態蝦王國 靠潮汐養大「海中黑金」
 

本文出自新南向起跑 18國商機滾滾來

塔拉干(Tarakan),一座多數台灣人從未聽過的印尼小島。從台灣前往塔拉干,得先搭機至雅加達,換班機往東加里曼丹省最大城市巴里巴伴(Balikpapan),再飛至塔拉干。三趟航程,需近八小時才抵達。

這座婆羅洲東北角的赤道小島,卻是台商大成集團近年來的熱門產品「根島生態蝦」的祕密基地。

大成以農畜食品龍頭聞名,在台灣的雞肉市占達七成以上,從上游種雞場到下游電宰廠、品牌安心雞,擁有完整的雞肉一條龍供應鏈。

但多年來,大成早已默默布局水產事業。2016農曆年前記者會,集團董事長韓家宇端出多道魚蝦佳餚,包括東南亞河魚之王「忘不了魚」、花跳、比臉還大的「無敵鯧」,與主打自然生態放養的「根島生態蝦」,宣示進軍海鮮市場,朝向全方位動物蛋白質創造者邁進。

近來韓家宇在媒體曝光,幾乎三句不離水產。令人好奇,肉雞大王為何跑來碰水產?

「大成做水產不稀奇,已超過20年,」韓家宇說明,全球海撈量逐年下滑,漁源枯竭危機日益顯現,讓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潛力備受看好。

水產有潛力 營收連年成長

的確,水產有可能成為大成第二個成長的黃金曲線。2016年集團整體營收近台幣800億元,水產事業雖僅占5%,但近五年,年年都是雙位數成長,已是集團發展最快速的一環。

早在1991年,大成就至印尼設廠做水產飼料,因遭逢全球蝦子染上白點病死亡,印尼養蝦產業大受影響,工廠只好轉型做情人果和魚餌料的加工出口。

但韓家宇並沒有因此放棄水產事業。印尼由超過1.7萬座大小島嶼組成,無汙染又蜿蜒曲折的海岸線,是發展水產養殖的優勢,吸引大成持續在印尼尋找發展機會。1999年發現塔拉干當地獨有粗放養殖模式,韓家宇隨即眼睛一亮,馬上派台籍幹部常駐印尼,與當地印尼華僑黃金輝合作。

黃金輝1973年就在塔拉干蓋工廠,向當地蝦農採購鮮蝦,再加工出售,但規模小,只有兩間廠房,年產量還不到1000噸。

2008年,大成正式與黃金輝合資成立PT Mustika Minanusa Aurora(簡稱MMA),擴大蝦加工事業,2014年再新增兩座加工廠,如今一年生產3600噸,九成外銷日本,成為塔拉干最大出口加工業者,也是印尼最大草蝦出口加工商。

現任MMA總裁黃金輝分享,業績能突飛猛進,得歸功於大成管理人才和營運專業支持。

採粗放養殖 不須人工飼料

實地來到塔拉干採訪,MMA是座海上工廠,建在木棧道上。蝦塘距離加工廠,開船約45分鐘到2小時內,收獲的蝦子完全新鮮直送到工廠。

根島生態蝦特色,是捨棄人工密集養殖,採用傳統粗放養殖。

每平方公尺的草蝦飼養隻數,人工密集養殖平均約60~80隻,傳統粗放養殖僅2隻。每年每公頃產量,人工密集養殖可多達15噸,粗放養殖則小於70公斤,「有些蝦塘每公頃30~40公斤產量,就很不錯了,等於是密集養殖的1∕400,」韓家宇說。

論養殖密度和收成效益,粗放養殖的確「十分不划算」,但韓家宇看上粗放養殖法,關鍵正是傳統天然的獨特魅力。

目前全球僅有印尼塔拉干採用此種粗放養殖。當地人將蝦塘建在紅樹林之間,順著自然潮汐,大潮時打開水門,讓海水注入蝦塘,帶進豐富浮游生物,成為蝦子絕佳的天然食物,因此無須施放人工飼料。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產品取名「根島生態蝦」,來自產地Tarakan諧音,亦指蝦子生養於氣根繁密的紅樹林之意。

大成集團水產事業資深協理吳文源比較,因飼養密度低,每隻蝦子收成規格平均可達40克重,跟成人手掌一般大,比人工密集養殖的25~30克更好。

收成的草蝦長得大,賣相也佳,身上黑色條紋清晰可見,神似虎斑,又稱之為Black Tiger,被大成封為「海中黑金」。

大成對印尼水產事業的投入,在韓家宇身上可明顯感受到。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根島生態蝦,韓家宇多次親自帶團到印尼塔拉干參訪,當起第一線的超級解說員,頗有水產專家架式。

他對自家工廠亦信心滿滿。「日本客戶、學術研究的教授團、餐飲老闆們來看,每人都豎起大拇指,不敢相信偏僻小島上能有這樣的高規格工廠,」從2008年至今,數不清來過多少次的韓家宇欣喜地說道。

要進入工廠,也不能馬虎。全身從頭到腳的防塵衣,包得僅剩下一雙眼睛,還要經過清潔、消毒等多道程序。更叫人大開眼界是產品線多樣化的程度。單單蝦子加工,可細分多達20多種:有生鮮,有熟食;有帶頭的,有去頭的;有一尾尾蝦單獨冷凍,或是多尾蝦凍成塊;還有去殼、裹粉、切背,加工做成炸天婦羅用的拉長蝦,或是客製化的鳳尾蝦、蝴蝶蝦等。

天然養殖、不使用抗生素的訴求,廣受日本客戶喜愛,九成外銷日本,包括日本最大水產公司日冷集團、最大拉麵集團盛賀美等。直到2013年底,根島生態蝦才嘗試回銷台灣。

「早年在台灣是不敢推,」大成長城食品事業處副總經理黃進鏗回憶,賣回台灣歷經突破。

由於粗放養殖成本高於一般,售價比坊間密集養殖的草蝦高出至少三成,加上蝦子進口關稅達25%,「若只看價格、不重視價值,根本沒有大盤商願意進。」黃進鏗於是轉變策略,直接朝餐廳通路,以來自印尼紅樹林粗放養殖的故事做為賣點,加上無藥物殘留、食品安全意識高漲,打動不少中高檔次的餐廳採購,慢慢打開口碑。

目前,微風台北車站的金子半之助、大直美麗華的杵屋丼丼亭、台灣五星級飯店等高端通路,都吃得到大成根島生態蝦。愈來愈多餐廳業者也樂於將生態蝦的產地故事寫在菜單上,讓消費者了解食材來源,切合現代人注重食安。

打破初期沒人看好的困境,「老是被餐廳嫌供貨太少、不夠賣,被要求絕不能斷貨,」黃進鏗分享,現在根島生態蝦回銷台灣已供不應求。

投入育苗 建立水產一條龍

蝦子加工外銷之餘,大成亦展現往產業鏈上游發展的決心,在印尼設立蝦苗場,自行孵化蝦苗,投入難度更高的育種工程。

MMA副總經理施合成解釋,育苗是最難做的,過去育成率平均三成,經過長年聘請水產專家研究,現階段育苗成功率已達六、七成。

放眼大成在東南亞水產版圖,不光印尼,1993年於越南亦建有水產飼料廠。

韓家宇期許,大成將持續擴大東南亞水產事業,比照集團肉品一條龍的成功經驗,從育種、蝦苗、疾病防疫、收蝦、加工、銷售、到通路等,朝向「水產一條龍」。

今年是大成創立60週年,1957年由韓浩然創辦,現任第二代經營者是韓家宇、韓家宸、韓家寰、韓家寅四兄弟。1991年,身為長子、在美國當工程師的韓家宇,被父親找回台灣協助家業。當時大成已引進美國連鎖速食漢堡王,在韓家宇努力之下,轉虧為盈。

過去關注做產品,品牌經營做得比較少,「以前企業個性是為善不欲人知,現在有好東西要多讓大家了解,」韓家宇說,集團邁向下一階段,要創造更多和外界溝通的機會。

39年次的韓家宇,常叮嚀員工重視健康。他身體力行,維持多年跑步習慣,一週最多跑四次,每次跑十公里,常坐捷運到竹圍站,一路跑回士林。身體保養得宜,隨時準備站上第一線打拚。

此行他和排行老四的弟弟、集團副總裁韓家寅,兩兄弟帶著來自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餐飲業老闆們,實地見識根島生態蝦的飼養、收成、加工過程,讓好產品為自己說話。

大成要用紅樹林養出的海中黑金,為一甲子企業開出水產事業新藍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