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姐帶路〉慈濟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四年級 朱奕承
1、你為什麼選擇這個系?
小時候媽媽會說,生病的話先撐一下,不要吃藥。物理治療就是透過運動、貼肌貼、儀器電療等非侵入性、保守的方式治療,很有趣。
我從高中時期,就嚮往穿上白袍,希望能在醫院裡工作;而醫院裡,能準時上下班的,就是物理治療師。
我的成績能上陽明、成大物理治療系,但最後選擇慈濟,是考慮到畢業出路,因為慈濟醫院很多,全台有七家,不怕找不到工作。
2、貴系給你的專業訓練為何?
物理治療分骨科、神經、小兒、心肺等四大專科。系上循序漸進教學,一年級多是基礎課程,包括物理治療學導論、普通生物學等,一下開始上大體解剖學,先看紙本和模型,大二上實際接觸大體老師。
大二多為專業課程,以骨科來說,不是一門課程就能講解完畢,由很多門課組成,例如生物力學、肌動學、骨科學等,多門學問相輔相成。
另外,學校的氣氛安靜、祥和,學生能專心念書、培養人文素養。
我們系成立才七年,每位老師分配的學生也少。去年國考通過率高達92%,全國前10名有兩位,前32名則有7位。
3、這些訓練對你的幫助是?
系上規定,大四要實習一年。實習前,我非常緊張,但實際遇到問題時,一定要想辦法用過去學到的專業知識解決。
例如中風的爺爺奶奶們,原本坐著輪椅進來復健,但我教他坐、站,28天過後,他拿著四腳拐走出去,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讓專業發揮到各個領域
4、你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
大體解剖學。慈濟是宗教學校,有全台最多的大體資源,會有師父替大體老師禱告,學校也有放大體老師骨灰罈的地方,定期有師父助念。
5、什麼特質的人適合念貴系?
不要怕與人溝通。醫生問診的五分鐘,只需要專注在病情,但物理治療師必須長期和病患相處。以中風病患為例,他們不是短短幾天就能痊癒,所以學習如何解釋病情、和病患搏感情很重要,更要取得病人信任,訓練會更有效。
6、入學後跟想像有何不同?
以前和朋友聊天,朋友總問我是不是物理很強,或是很會按摩?其實他們都誤解了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指的是以聲、光、熱、力、電做物理性治療,物理治療系有「3M」口訣,儀器(Modality)、手作(Manual)、運動(Movement),像五十肩要先用儀器電療,教患者如何做運動、鬆開關節。這些都是專業,能發揮的地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