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學術訓練扎實 媒體實習列為必修課

校園現場〉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陳信佑
user

陳信佑

2017-02-09

瀏覽數 5,750+

學術訓練扎實 媒體實習列為必修課
 

本文出自2017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然而,創立於2004年的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表現絲毫不遜於老牌傳播學府。系上12位專任教授,絕大多數有媒體實務經驗。此外,系上還有電台、虛擬攝影棚、電視導播室及後製中心,提供在學期間的媒體實戰環境。

從做中學 將理識與技能結合

做為國內唯一的傳播與科技系,交大傳科系不僅重視科技的素養及技能訓練,課程更涵蓋新聞、行銷、電視、廣播、數位內容等領域,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

「傳科系的理念,是『媒體文化為體、傳播科技為用』,」系主任黃靜蓉引用清末「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惟,稍加修改更貼近傳播科技的演變。傳播教育的根基是人文關懷、社會及多元文化;網路與新科技則是實用技術,唯有兩者兼具,才能成為出色的傳播工作者。

「說故事的能力不變,變的是說故事的方法,」黃靜蓉舉例,以前記者只需一支筆便能說故事;可是在網路及行動媒體時代,必須善用數據、動畫、圖像等多種媒材,才能說動聽的故事。「其實不只記者,數位技能已是所有傳播工作者的必備能力,」黃靜蓉強調。

為了讓學生從做中學的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數位技能結合應用,傳科系在大三有六學分的「整合數位媒體實作」必修課。課程規定,要使用文字、廣播、照片、影音、動畫、圖表等六種素材,製作專題報導、藝文評論、影音新聞等各種內容。從採訪、編輯、剪輯、後製到總編輯,全都由學生一手包辦。

黃靜蓉笑稱,這堂課對學生而言猶如「大魔王」,負擔甚重,但對投入實務工作幫助很大。她指出,無論傳統媒體或新媒體,都希望人才有跨平台、媒材的敘事能力,因此,多元學習、及早演練,便是厚植就業的競爭力。

大三的鄧涵文表示,「進階影視」這堂課令她印象尤其深刻。為了拍出一則電視新聞,過程中要發想題目、學剪接軟體,還要親自當主播、「Run」棚播新聞。

由於老師是商業新聞台的製作人,要求嚴格,「大家常在影棚練到凌晨3、4點,壓力大到快崩潰。」回憶這三年來收穫最多的一堂課,鄧涵文說,授課老師非常重視新聞品質,學生都不敢怠慢,也學會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完成新聞作品。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重視多元文化 活用網路新科技

除了扎實的學術訓練,傳科系也將媒體實習課列為必修。黃靜蓉指出,近年新興媒體不斷成立,學生實習的機構更多元,不再以傳統媒體為限。她舉例,曾有傳科系學生到科技大廠IBM實習,畢業後獲聘為IBM公關部門的員工。

大四的曾煥富表示,他曾利用暑假至某工業設計公司實習,學習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是實習期間的最大收穫。「工作時,要跟主管、客戶進退應對,這是以前學校沒教的,」曾煥富說。

傳科系成立13年來,培育約300名大學部畢業生。黃靜蓉指出,就近年統計資料,有39%學生會直升碩士,六成就業的學生中,31.9%從事新聞業、26.1%從事公關廣告業。

【需要的學生特質】

關心社會、追求事實真相,樂於為弱勢者發聲。另外,喜歡與人互動、善於溝通及團隊合作,也是重要特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