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學生和產業多接觸,除了學校教授外,還有業師共同指導論文,確保這個題目能解決實務問題。
寫論文的過程中,學生和業師有頻繁的互動機會,可能還沒有畢業就被聘到公司上班,我們學校過去就有不少例子,這是念技職院校研究所的一項優勢。
雖然大多數人將來都要就業,但我仍會勉勵學生:即使是就業,也應該要有創業家精神。什麼是創業家精神?抗壓性高、不畏失敗,是最重要的特質。拿薪水跟發薪水承受的壓力是完全不同的,就算沒有創業,老闆也一定會賞識你有這樣的特質。
研究所正是深化專業的過程
學生常以為具備專業技能就會獲得企業青睞,其實並非如此,企業也很重視態度及職場倫理。
記得念碩士時,指導教授某天開車載我和另一位學長聚餐,當時我和學長不約而同直接坐上後座。一上車,老師立刻不高興地糾正我們,「坐後座是把我當司機!」我和學長面面相覷。那次經驗令我印象深刻。
年輕人常在職場上誤觸禁忌,他們不是明知故犯,是不懂、沒人教。因此,很少學校像龍華科大,把「職場倫理」列為必修課,告訴學生無論就業或創業,「倫理」都是最根本的原則。知所進退、與人為善,是踏入職場時不可忽視的。
念技職體系,還需要讀研究所嗎?雖然技職院校強調實務應用,但別忘了,業界需要專業人才,研究所正是深化專業的過程。雖然學士和碩士的起薪目前看來差異不大,但長遠來看,業界要選拔員工當主管時,需要獨立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所的訓練會在這時表現出來。
因此,我還是鼓勵學生能繼續念研究所。很重要的是,千萬不要為讀而讀,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目標才是。